特殊环境下人群的食品营养要求(150张).ppt

  1.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殊环境下人群的食品营养要求(150张)

第九章 特殊环境条件下 人群的营养要求 特殊环境包括高温、低温、宇航员、职业性接触有毒物质等。 在特环条件下生活或工作,机体会出现生理变化。为适应这些环境变化,体内生理功能也会发生改变。如: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尿中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物增加、脑内多巴胺的代谢改变、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抗利尿素等一系列变化,导致在此条件下工作的人群需要特殊的营养保证。 第一节 高温条件下人群的营养要求 一、高温环境条件下机体 生理上的适应性改变 (一)、高温环境特点与分布 ⒈定义 所谓高温环境通常指: ⑴寒、温带地区的气温或生产场所温度32℃; ⑵炎热地区气温35℃; ⑶气温30℃而相对湿度80%的工作场所. ⑴湿热型 湿热型高温环境包括: 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海南、浙江、台湾、江苏南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谷地; ⑵干热型高温环境 干热型高温环境分布于: 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及东北地区,含沙漠地带。 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劳动和生活,可刺激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出汗及汗液的蒸发来散发机体代谢所产生的能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大量出汗可引起的生理变化如下: (二)、水和矿物质的丢失 大量出汗与机体过热,可使: ⑴钾、钠大量丢失; ⑵无机盐代谢紊乱; ⑶血清钾浓度下降; ⑷水溶性维生素也大量从体内散失。 由于机体过热,蛋白质分解加速,消化液分泌下降,胃蠕动下降,消化功能下降。 高温环境下劳动时出汗量:1L/h,甚至3~4L/h。 汗液中99%是水、0.3%为无机盐(Na 占55%-65%、K 20%-40%、Ca 20%、Mg1 0%、Fe 5%) 、还有少量氨基酸。 (1)钠盐,约80mmol/L,每天可达15~25g/d。 当丢失量超过体重的5%时则可引起血液浓缩,出现体温升高、出汗减少、口干、头晕、心悸等中暑症状。 如果出现氯化钠缺乏,同时又摄入过多的水分,结果:将会导致低钠血症和水中毒。 (2)钾盐的丢失:可使血钾及红细胞内钾浓度下降,而使机体对热的耐受能力下降; (3)出汗时体内分泌的抗利尿素增加,促进肾脏的水分的再吸收,尿液被浓缩且量减少,增加了肾脏负担; (4)出汗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的舒张压下降,血流旺盛,收缩压逐渐上升,脉搏增快,呼吸加深,换气量增大。若长时间如此可使心肌呈现是理性肥大。 (5)甲状腺:机体受热时甲状腺分泌减少,可引起血清结合碘含量下降。 (三)、水溶维生素的丢失 在各种维生素中,汗液、尿液排出水溶性维生素 较多——首推维生素C。 有人测定在汗液中维生素C含量可高达10μg/mL,如每天排汗5000mL计,可损失维生素C50mg 。 我国的研究认为,高温环境中每人每日维生素C供应量应在150~200mg 。 (四)、可溶性含氮物的丢失 高温环境下汗液中可溶性氮含量为0.2~0.7g/L,同时加速了组织蛋白的分解。 氮由机体损失有几条途径: ⑴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氮:①在35~40℃温度下,每小时汗液含氮可达209~229mg;②在25℃时为125mg。 在这种情况下机体会出现负氮平衡 ③失水可促进组织蛋白的分解,尿氮排泄增多,血中17- 羟皮质类固醇浓度升高,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并可因此又促进了水分由机体的损失。 ⑵还观察到高温下粪便中排出氮增多。 (五)、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 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水是消化液减少的主要原因; 氯化钠的丢失使体内氯急剧减少,也将影响到烟酸的分泌;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及伴随而致的摄水中枢兴奋也将对摄食中枢产生抑制性影响。 (六)能量代谢增加 1.高温引起机体基础代谢的增加; 2.机体对高温进行应激和适应的过程中,通过大量出汗、心律加快等进行体温调节,可引起机体热能的消耗。 二、高温环境下的营养需要 (一)水和矿物质的补充 ⒈供给充足的饮料 饮料主要是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水分补充量是按出汗量补充效果较好。 大致: ①中等体力劳动在中等气象条件下,补充水分 3.25L; ②强体力劳动在气温及辐射热强度特别高时,补充 5L以上。 补水方式:应及时按出汗量饮水时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以免影响食欲; 补充饮料的温度以10℃左右为宜。 在高温环境的人员随着体内水分的丧失,血液内可出现缺钾,红细胞内钾含量降低。 在临床上也观察到中暑病人血钾浓度下降。 故长期缺钾的人,在高温条件下最容易中暑。 补钾方法: ①可用氯化钾片,每片含钾2.5mg,每日2片,可补充4L汗液损失的钾。 ②可以增加含钾丰富的食物。 一般情况下,各种植物性食物中钾的含量均较高,所以高温环境下生活、劳动、运动等人员应根据供应情况尽量多吃各种新鲜菜和水果,如黄豆、绿豆、赤豆、豇豆、蚕豆、豌豆、香蕉、土豆等。 还要注意钙和镁、铁的问题,补充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 (二)水溶性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