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的作业
(满分:100分)
一、《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就阅读指导、朗读教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哪些调整?(15分)
答:新课标精神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实施建议等也做了相应调整。新课标更加强调阅读教学的目标要盯住学生终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强调在大的语文观下再去研究具体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我们的语文教学思维的元点和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新课标精神下,小学阅读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思维的原点和终点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语文课回到语文本身,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重视在优秀诗文的诵读中培养想象力;重视 “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让语文学习回到生活本体。
在朗读教学方面,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在课外阅读方面,提出“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二、案例分析。(25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片段:
师:我们读到了樟树的可贵之处,还要读出作者对樟树的独特情感。这种独特情感就藏在课文中,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生朗读第5自然段,并将关联词读得重一些)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这些关联词中透露出作者的情感。
师:这些关联词中透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喜爱樟树的香气。
生:咱们樟树的香气。
生:对樟树有一种敬畏。
师:体会得很细腻。请记住,课文中的关联词常常关联着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态度,阅读时要特别留意。谁能通过这些词语,把作者蕴藏其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朗读。
这是一个普通的教学片段实录,演绎出教师隐性的语文教学理念,请将你发现的写出来。
答:(一)这个片段体现了“以文本为主,用课文教”的教学理念。教学生学习语言,抓住课文中能够表情达意的关键性词语——关联词来体会,让情感的体验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呈现出来,既关注了内容,又注意到了表达,从而实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这个片段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朗读,在读中品味关联词语的妙用,在品味体会情感后,再用朗读来表达情感,从而体现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淡化分析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
(三)这个片段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谈话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畅所欲言。而教师则始终扮演者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也体现出教师“以学定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一个阅读教学片段,并写上教学反思。(共35分:片段设计15分,教学反思20分)
要求:
1.题目自拟。
2.片段要注重落实2011年版课标精神,体现“用课文教”的理念,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教学片断:人教实验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一株紫丁香》
师:在第二、三、四小节学习中通过抓住关键词“做伴”、 “疲倦”、“挂牵”等理解课文内容,再结合多种方式的朗读,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关于老师的歌,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歌曲欣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
师:同学们,静静的深夜里群星闪耀,老师的房间里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
看到这一切,孩子们商量好,要送给老师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件什么样的礼物呢?(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是一株紫丁香)
第1小节: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1)你看到这几个同学了吗?他们是怎样走进那安静的小院的?
(踮起脚尖儿,轻轻地)
(2) 踮起脚尖的动作。
(3) 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走为的是——不影响老师工作
(4) 指导朗读。
原来是这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同学们生怕打扰老师,悄悄地栽下了紫丁香。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读好这一小节?
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们悄悄地栽在了老师窗前,寄托了同学们许多美好的心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多少话儿想对老师说呀!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小声读读课文。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