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基限时练-岳麓版必修2-
双基限时练(二十八)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谭其骧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 )
A.“三个代表”
B.“五讲”“四美”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三个面向”
解析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文学艺术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C项正确。
答案 C
2.下列对党的“双百”方针的正确理解是( )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大力提倡彻底的言论自由 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其主要形式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双百”方针的理解。中的“彻底”不准确,“双百”方针适用于艺术上和学术中,在政治领域中反对中共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不能宣传的,错误;是“文革”中的主要形式,错误;排除,B项正确。
答案 B
3.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B.在刊物上、报纸上言论可以自由
C.在《宪法》范围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
解析 根据材料“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和“双百”方针的本质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4.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双百”方针的理解。“双百”方针是指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B、C三项提法正好与“双百”方针相背离,D项正确。
答案 D
5.“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
A.发展科技文化 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 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针对科技文化领域提出的方针,A项正确;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避免学术问题的政治化是“双百”方针在实施过程中的教训,“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6.毛泽东在1972年曾对当时的文化局面感叹道:“连百花齐放都没有了!”这一文化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建设重于文化建设 B.科教落后影响文化发展
C.政治斗争影响文化建设 D.人才缺失导致文化断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题干的时间提示“1972年”可知当时正处于“文革”期间,政治斗争影响了文化建设。
答案 C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是鼓励在学术问题上自由争论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不同阶级利益代表所提出的不同的政治主张和要求,D项正确。
答案 D
8.“文化大革命”使“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主要表现在( )
对马寅初的正确人口理论的错误批判 只有八个“样板戏”轮番演出,文艺界“百花凋零”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中止 图书报刊的出版受到巨大冲击,一片萧条
A. B.
C. D.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对马寅初的批判是在1957年,不符合“文化大革命”的时间范畴,排除含的选项。
答案 A
9.下列各选项中的作品与《青春之歌》《创业史》《班主任》《人生》分类标准一致的是( )
A.《红旗谱》 B.《茶馆》
C.《白毛女》 D.《中国的十月》
解析 本题为归类型选择题,解题先找出归类标准,再按此标准分析备选项从而得出答案。根据题干可知归类标准是小说,选项中只有A项是小说。
答案 A
10.新时期理论界能够提出许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见解的主要原因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拨乱反正,平反了冤假错案
B.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束缚
C.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知识分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学案-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2-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3-反应焓变的计算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2-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学案-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3-反应焓变的计算学案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4-习题课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2.1-电解的原理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2.1-电解的原理学案-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2.2-电解原理的应用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