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单元验收测试训练-岳麓版必修2-
【名师一号】2015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单元验收测试训练 岳麓版必修2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罗家伦在《中国民族思想的特质》中写道:“中国的气候是温带性的,它的文化始自黄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长江流域。温带的气候,没有酷热严寒,因此养成趋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发达。”此说一个最为有力的佐证是(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中和”即中庸和谐,不偏不倚,这与儒家的思想主张相一致,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下列各项中与对联所写历史人物主张无关的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法不阿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教垂万世”可知该人物为孔子,A、B、C三项都是其主张,D项是韩非的主张。
答案 D
3.《论语·述而》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它体现的儒学思想是( )
A.鄙视富贵 B.重义轻利
C.取利有道 D.见利忘义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知强调的是“义”。
答案 B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 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可知是在说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符合道家的思想。
答案 A
5.“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材料中的思想属于(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体现了“齐物”;“……不求其所终”体现了对事物变化的旁观、超然,即“逍遥”;“不以人助天”,则是“无所恃”,这些都符合庄子的思想。
答案 D
6.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 道家主张无为,顺其自然,材料中的“不可有贪心”“以静制动”体现了这一思想。
答案 B
7.《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了儒家“先义后利”的思想,反映了儒家注意培养人的高尚情操的道德观念,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B、D三项正确;C项不符合儒家早期的思想主张。
答案 C
8.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嬴政非常喜欢读书,在博览群书中,他发现了《孤愤》、《五蠹》,反复诵读,佩服得五体投地,叹息说:‘我能见到这本书的作者,跟他交游,虽死无恨。’”据此可以推断,《孤愤》、《五蠹》的作者是( )
A.孟轲 B.墨翟
C.韩非 D.庄周
解析 结合嬴政的阶级属性和主要活动理解材料是解题关键。嬴政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中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开国皇帝,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推崇法家思想,韩非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C项正确。
答案 C
9.公元712年七月,彗星出西方,有术师对皇帝说:“皇太子当为天子。”唐睿宗便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和太子的假意推托,决意“传德避灾”,让位于皇太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促使唐睿宗下决心退位的理由是( )
A.以德治民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清静无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彗星出西方,有术师对皇帝说:‘皇太子当为天子。’”“传德避灾”的现象可知唐睿宗让位于太子是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答案 B
10.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解析 从材料中的“天生民性,有善质”,可知董仲舒主张“民性本善”,从“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知是“君权神授”。
答案 D
11.有人问程颐:“寡妇孤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说:“绝对不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化学-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学案-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2-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3-反应焓变的计算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2-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学案-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3-反应焓变的计算学案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1.4-习题课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2.1-电解的原理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2.1-电解的原理学案-鲁科版选修4.doc
- 高中化学-1.2.2-电解原理的应用同步讲练-鲁科版选修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