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2.2-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湘教版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用实验模拟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向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的流动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解析:用伞转动模拟地球自转,滴红墨水模拟物体运动,可以来观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偏转。注意题中模拟的是北半球。
答案:B
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 B.
C. D.
解析:该实验存在的缺陷在于:只能同时模拟某一个半球的物体运动的偏转,也就是说不能看到物体运动在越过赤道前后不同的偏转现象;只能看出纵向的物体运动偏转方向(即经线方向);与实际地球运动差别太大。
答案:A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假设飞船高空飞行时,轨道倾度(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约42°,飞行高度约为343千米,飞船运行周期约90分钟,图中“飞船轨道面”是飞船在地面的投影。结合下图,回答3~4题。(地球半径为6 370 km)
3.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平均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约为( )
A.1 670千米/秒、15°/小时
B.7.81千米/秒、240°/小时
C.7.41千米/秒、240°/小时
D.0.40千米/秒、15°/小时
解析:飞船在轨道上飞行平均线速度=(6 370+343)×3.14×2/(90×60)≈7.81千米/秒,角速度=360°/1.5=240°/小时。
答案:B
4.图中甲点为飞船第一次到达最南时的坐标,飞船第二次到达最南时,其坐标大约是( )
A.42°N,90°E B.42°S,67.5°W
C.23.5°S,112.5°W D.42°S,112.5°W
解析:图中甲点为飞船第一次到达最南的坐标为(42°S,90°W),飞船第二次到达最南时,用时90分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22.50°,即经度为112.5°W,纬度位置不变。
答案:D
北京时间2012年9月23日12时,一架飞机从某机场(东经120度,北纬30度)起飞,以每小时15°的角速度沿纬线圈向东作环球航行,并返回原地。据此回答5~7题。
5.该飞机上的昼夜交替时间为( )
A.6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解析:9月23日全球昼夜相同,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飞机飞行速度、方向和地球自转角速度、方向相同,相当于地球自转速度加倍,因此昼夜交替周期变为原来的1/2,即12小时。
答案:C
6.飞机从起飞到回到原地,共飞行了多少小时( )
A.12小时 B.18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解析:飞机飞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因此飞行一周的时间和地球自转周期时间相同,即24小时。
答案:C
7.飞行过程中飞行员能观察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C.一次日出两次日落 D.两次日出两次日落
解析:从第5题飞机上的昼夜交替时间为12小时可知,一天24小时将看到两次日出两次日落。
答案:D
下图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昼。据此回答8~10题。
8.C点此时地方时为( )
A.18:40 B.22:20
C.9:00 D.8:40
解析:由图可知,C点位于晨线上,故A、B项错误;图中A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时间为6:00,A点经度为120°W,A、C两点经度差小于50°,时间差小于3小时,运用排除法可知,应选D项。
答案:D
9.此时与北京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 )
A.2/3 B.7/12
C.11/12 D.3/4
解析:由图可知,120°W地方时为6时,0时所在经线为150°E,故与北京所在日期相同的范围所占经度为330°,因此与北京同一天所占比例为11/12,故C项正确。
答案:C
10.当日北极圈昼长( )
A.24小时
B.最长达22小时40分
C.最短10小时40分
D.最长达23小时20分
解析:由120°W地方时为6:00,可知30°W为12时,即B点所在经线经度为30°W,南极圈内极夜的范围=24时-1小时20分=22小时40分,南北半球极昼极夜的范围相反,故北极圈极昼的范围为22小时40分,故B项正确。
答案:B
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昏线,P、Q为昏线的两个端点。读图回答11~12题。
11.此时,地球上今日与昨日范围之比为( )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非金属综合)测案(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1-原子结构与性质讲案(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测案(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1-原子结构与性质练案(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讲案(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3-物质结构(选修部分-分子结构、晶体结构)讲案(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测案(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讲案(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7.2-原电池-化学电源测案(含解析).doc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3-物质结构(选修部分-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练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