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根本情况介绍.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根本情况介绍

PAGE PAGE 1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情况简介 一、机构组成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是我市唯一从事农林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前身是1951年6月成立的商丘市(现梁园区)国营农场。1958年8月,更名为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10年年底,市农林科学院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为了加快发展我市农业科研工作,提升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经河南省农科院及商丘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批准,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正式更名为河南省农科院商丘分院、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院党委所属四个党支部。院党委书记、院长黄俊波(本科学历,2001年底任现职),另有5名副院长、1名纪检书记、1名工会主席、1名总农艺师。全院现有干部职工144名,其中高级专家38名,中级技术人员46名;博士1名、硕士4名。内设办公室、财务科、后勤保卫科、人事科、科研管理科、小麦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能源作物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试验示范中心、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中心试验室、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科、食用菌研究推广中心、纪检监察室18个科室。连续五年获得省农科系统“科学研究”先进单位、“科技兴农”先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或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二、上半年工作情况 上半年,市农科院在省农科院、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研是立院之本,创新是强院之路”的工作方针,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加快科技创新为己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组织开展农林果蔬优质高产育种及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不断提升农业科研水平,为我市粮食生产持续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科技创新能力强 1. 商豆14号今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豆0912参加省区试,商豆1015、1089参加省预试,3个新品系参加黄淮海多点联合鉴定试验,1个品系参加黄淮海大豆新品种适应性评价试验。研制了“SY-1型”大豆播种机。 2. 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于今年4月下旬通过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花4号参加国家大粒组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商花5号参加河南省珍珠豆品种生产试验,商花6号参加国家大粒组区域试验,商花9号参加河南省麦套组区域试验。高产多抗早熟高油酸花生新品种“9658”申报省级成果。 3. 极早熟葡萄仲夏紫通过商丘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性状稳定,果实外观俊美,内在品质极佳,商品性状好,丰产性、抗病抗逆性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极早熟大粒鲜食葡萄新品种。 4.在全省建立了三个高粱示范点,并进行田间鉴定。外引不育系20份,新不育系转育20份 ,新恢复系转育98份,新组合鉴定10份。 5.棉花课题承担国家区试5组。棉花新品种商棉915推荐参加河南省常规棉品种区域试验。 6.小麦试验推荐了24个囯试品种、17个省试品种继试,而且还取得了沙壤地平均亩产612公斤的好成绩,创近15年的高产之最。 7.甘薯试验、示范工作已落实到位,共安排11个试验、5个示范点、20余亩试验,并均已栽种结束。 8.圆满完成海南加代繁殖工作任务。加代繁殖的玉米、高粱、大豆、棉花、花生、芝麻等作物后代种子又取得了较好的收获,已回本地按计划播种参试。 9.继续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与中国农科院、徐州中国甘薯中心、西北农林大学、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开展小麦、食用菌等5个研究项目,取得了初步进展。 10.在国家、省级重点刊物发表论文20篇。 (二)服务“三农”力度大 1.以科技服务促进科技开发工作。组织科技专家十多次下乡进村针对小麦干旱冻害进行技术指导,分别在商丘市经贸学校、柘城县马集乡及民权县野岗乡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班,授课112个学时,培训学员1000多人,发放有关学习资料1200余份,推广农作物良种30万公斤。 2.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积极做好新技术示范及推广工作,完善了夏邑刘店乡小麦及内蒙古马铃薯制种基地建设。今年繁育小麦良种1万亩,为我市提供300万公斤优良种子。建立成果转化基地及良种繁育基地11个,科技开发带动面积70万亩。 3.落实“扶弱培强工程”。通过各种方式及渠道引导群众发家致富,重点培养“致富能手”,以点带面,增强群众的自富能力。“三夏”期间对困难户进行全面帮扶,协调农机确保群众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4.开展全面的咨询服务。与市电台联办“豫东田园”农技热线,定时直播农技专题节目。接听农业咨询电话360人次,积极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科技服务遍及豫、鲁、苏、皖周边地区,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三)党委战斗堡垒作用好 一是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认真地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技术精、组织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同时,强化支部班子理论学习,要求各党支部学习做到“四个有”(有计划、有记录、有考勤、有心得)及“四个落实”( 落实时间、人员、内容、制度)。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