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中国经济展元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
课题名称:中国经济发展二元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
研究
课题批准号:BGA010075
课题类别:国家一般课题
课题拨付经费:4万元
学科分类:教育发展战略
课题负责人:丁晓浩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序 言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呈现出城乡二元格局。这种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必将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此,众多学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例如,北京大学的王蓉、丁延庆曾利用20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数据对城乡经济、教育的差别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计量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城乡教育差异的体制因素,即经济发展高度不均衡和义务教育分散化的财政供给是造成城乡教育在办学条件、生均支出以及教育质量差异的主导原因。
本研究课题在立项之初,主要计划研究的即是经济发展二元性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的差异性和消除巨大差异性、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努力及其效果(详见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分布差异状况和造成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体制性原因,以及实现均衡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实证基础。课题立项以后,立即组织研究力量进行了以文献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并以北京市为个案研究重点,收集了教育资源分布有关数据,进行了教育资源差异性的实证研究。在嗣后进行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努力的案例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不断捕捉到了国家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化,快速扭转义务教育城乡高度失衡的状况的信息。
实际上,自1990年代中后期,以中央为主导,就已开始启动了一系列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大规模财政转移支付工程(如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两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工程等),各种旨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减轻农村家庭教育经济负担的改革措施也相继出台(如本世纪初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人员性经费为首要目标的“以县为主”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以教育名义集资的农村税费改革、学校的“一费制”改革等)。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程度不断提高。从2001年秋季开始,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对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发放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这一政策的设计,“新机制”实施后农村学校乱收费问题和西部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上学贵、上学难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按照“新机制”的设计,到2010年以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将达到超过300元/年/生(小学)和500元/年/生(初中),目前已接近普遍实行。自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覆盖面已经非常广泛,生均资助额度大大提高(目前为小学普遍超过500元/年/生,初中超过700元/年/生)。
课题按计划将于2005年年底结题,在此之际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出台,进一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面保障的重大政策措施也呼之欲出。为使研究能够具有更好的实效性,课题组决定对这些重大政策调整进行跟进,对其实施和效果进行深入的实证调查、分析。同时,由于课题前期主要进行个案研究的北京市的数据是在2000-2002年采集的,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在近几年不断有重大调整,义务教育经费供给和保障形势的变化可谓“一日千里”,有必要收集全国范围的更具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更加全面、即时的研究,课题组又利用所在单位进行大规模实地调查的机会,收集了湖北、江苏两省2006年至2007年春季学期的数据对义务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更新研究。另外,课题组还对义务教育资源分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这一重要基础性问题,利用所收集的江苏、湖北的数据进行了补充研究。至此,课题组才已经基本完成了预期研究任务,撰写了最终研究成果报告。在课题立项申请评审书中,计划提交两个研究主报告,即“中国经济发展二元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研究”和“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努力的案例分析”。但在写作过程中,课题组认为有必要将后者整合入课题主报告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政策分析和建议。最终形成的主报告分为如下七章:
第一章为理论研究部分,和第二章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国际比较一起,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方法,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综述相关研究成果。第三章开始是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是对教育资源分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进行初步的研究(第三章),其后两章(第四、第五章)进行的是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状况及其动态发展的研究,前者利用北京市2000-2002年数据进行,后者利用的是2007年在江苏、湖北实地调查的2006、2007年数据。第六章是对代表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案例分析,主要研究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这一均衡化努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