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及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及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

阳及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   【关键词】 阳和汤 阳和汤出自清代医家王维德所著的《外科证治全生集》,方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为治阴疽之祖方。近代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将本方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及其他疑难杂症。本文就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 应用 作一简述。 毕业论文   1 脊神经疾病 1.1 多发性神经炎 多发性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本病属中医“血痹”、“麻木”的范畴。《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曰:“麻木,风虚病亦兼寒湿痰血病也”。 治疗 当以散寒通滞、温阳补血为主,阳和汤证因相合,可收满意疗效。董氏[1]报道以本方加减治疗末梢神经炎63例。药用:熟地、当归、鹿角胶(烊化)各20g,肉桂、炮姜、麻黄、甘草各15g,黄芪50g,炒白芥子(研)10g。兼湿可加苍术30g;血瘀可加鸡血藤50g;风痰阻络可加全蝎15g,蜈蚣6条。结果:治愈43例,显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4%。亦有个案报道治疗本病有效[2,3]。 毕业论文 1.2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是一种急性起病,以脊神经根、脊神经损害,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点的综合征,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常以四肢松弛性瘫痪为主要表现。本病属中医“痿证”范畴。张氏[4]认为本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以肾督阳虚、肾精亏损为本,寒湿痹阻、气血凝滞为标。治当不远温散,不可拘泥张子和“痿病无寒”之说,有是证必用是药,大胆使用温阳益肾及辛苦温散药,故以阳和汤温阳补督为主,酌加补肝肾、散寒除湿、化瘀通络之品,使阳气一复,督脉旺盛,寒湿得除,气血畅和,诸症自除。李氏[2]亦有验案报道。 毕业论文 1.3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通路上即臀部、大腿后、小腿及足跟部的疼痛症候群,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 “腰痛”、“痹证”的范畴。本病的发生,多以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为内在因素,风寒湿邪外袭为外在因素,如《巢氏病源》所说:“劳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冷与真气相争,故腰脚痛”。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主。高氏[6]用本方加乌梢蛇、附子、防己、细辛、红花为基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168例。结果:治愈130例,好转28例,无效10例。李氏[7]应用阳和汤加防风、防己、独活、牛膝治疗坐骨神经痛33例。偏行痹者重用麻黄、防风、独活;偏痛痹者重用干姜、肉桂;偏着痹者重用白芥子、防己、独活。结果:21例痊愈,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3.94%。崔氏[8]以本方内服,配合愈痛散外敷,辨证加减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81例,结果:治愈42例,显效23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朱氏[9]治疗13例肾阳不足,寒邪、瘀血阻滞而痛甚者,结果:9例治愈,3例好转,1例无效。其他类似报道均取得较好疗效[10~12]。 毕业论文   2 脑神经疾病 论文代写 三叉神经痛部位多固定于三叉神经感觉分布区域,因缺乏有效的治疗 方法 ,病程往往易于迁延。“头为诸阳之会”,《诸病源候论·中风候》云:“三阳之筋,并络于颌颊,夹于口,诸阳为风寒所客,则筋急……”寒为阴邪,其性凝滞,阴寒侵袭头面,瘀阻脉络,故头面疼痛反复发作,且痛有定处,疼痛较剧;病程迁延,“久病入络”,形成阴寒凝结之顽症痛疾,因而本病病因病机多为阴寒凝结,瘀阻脉络。阳和汤为解阴凝散寒结之剂,用于本病治疗,常能起效。刘氏[5]以阳和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例,对于病程日久,疼痛剧烈伴面部肌肉抽搐者,酌加蜈蚣、全蝎、僵蚕、白附子等;遇寒凉刺激诱发者酌加细辛、天南星、防风等;伴心烦、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炒陈皮。结果: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   3 脊髓疾病 论文代写 脊髓胶质瘤来自脊髓的胶质细胞,以星形细胞瘤居多,多为浸润性生长,较多发生于颈段及胸段。因生长肿瘤的脊髓可使相应的神经根和硬脊膜压向脊椎骨,局部脊髓可因肿胀缺血而引起疼痛,且较为剧烈,星形细胞瘤生长活跃者可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完全性瘫痪,该病 目前 尚无有效的根治疗法。王氏[13]以阳和汤加减配合蜣螂散冲服治疗1例脊髓胶质瘤患者,取得一定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 毕业论文   4 头痛 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阳虚头痛为中医学对头痛的一个辨证分型。头为清阳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若阳气亏虚,清阳不升,脑髓失养;或阳气亏虚,寒自内生,寒凝血滞;或阳气亏虚,风邪侵袭,上扰清窍,均可导致头痛。阳和汤药证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