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多学科讨论大环内类抗生素是否增加心律失常风险.doc

多学科讨论大环内类抗生素是否增加心律失常风险.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学科讨论大环内类抗生素是否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多学科讨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否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导读】既往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红霉素会增加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或严重心律不齐甚至死亡的风险。但2016年4月发表在《CMAJ》的一项研究显示,老年患者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不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临床药师对相关临床证据展开梳理和讨论—— 【多学科讨论】 1、2013年3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广泛应用抗生素阿奇霉素可能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因此在使用该药时,需对患者进行仔细筛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导致心电活动的异常改变,延长QT间期并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FDA指出,具有阿奇霉素致心律失常风险的患者有:已存在QT间期延长、低血钾、低血镁和心率异常减慢,或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老年患者和心脏病患者也可能更容易出现阿奇霉素致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 2、2014年8月,发表在《BMJ》的一项基于人群的丹麦研究显示,?相同感染的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治疗期间与青霉素V相比心脏性死亡风险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每100万使用克林霉素治疗的患者发生心脏性死亡的病例多出37例(95% CI 4~90)。 3、2015年11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加心脏性猝死或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但不增加全因死亡率。 4、该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老年人中,与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增加30天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小结】这些研究结果应被谨慎解释,医生在处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其他抗生素之前始终应该慎重考虑患者面临不良事件的基线风险。 【原文简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否增加老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目的:许多呼吸道感染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监管机构警告这些抗生素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研究人员旨在调查与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30天室性心律失常和全因死亡率风险。 方法: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2~2013年安大略新处方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红霉素)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主要结局指标为新处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后30天内由于室性心律失常入院;次要结局指标为30天全因死亡率。研究人员使用倾向评分按1:1的比例匹配处方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或左氧氟沙星)的患者。研究人员使用条件logistic回归测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暴露和结局的相关性,并在以下四个亚组分析中重复上述分析:慢性肾病/非慢性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非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非冠状动脉疾病;合并使用延长QT间隔药物/非合并使用延长QT间隔药物。 结果:与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0.03% vs 0.03%;相对风险[RR]1.06,95%置信区间[CI] 0.83~1.36),同时降低全因死亡率风险(0.62% vs 0.76%;RR 0.82,95%CI 0.78~0.86)。在亚组分析中,会得到相似的结果。 结论:在老年人中,与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增加30天室性心律失常风险。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来自美国FDA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警告也许有些夸大。 STEMI患者再灌注前应尽早使用静脉美托洛尔 2016年5月,发表于《J Am Coll Cardiol》的一项研究考察了STEMI期间美托洛尔的给药时机对梗死面积和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梗死期间越早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梗死面积越小,LVEF越高。 背景:再灌注前静脉(IV)给予美托洛尔能减少ST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的梗死面积。 目的:我们对METOCARD-CNIC(急性心肌梗死期间美托洛尔的心肌保护作用)试验开展一项析因分析,机械再灌注前将先前STEMI患者随机分配至IV美托洛尔或对照组。根据15 mg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到再灌注的中位时间,将治疗的患者分为短间隔和长间隔组。我们还在接受45 min局部缺血/再灌注的51头猪模型中开展一项对照验证研究。猪被分配至灌注前长(-25 min)或短(-5 min)间隔IV美托洛尔,再灌注后IV美托洛尔(+60 min)或IV媒介物。在临床和实验的急性和慢性期,进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 结果:在218名患者(105名接受IV美托洛尔)中,15 mg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到再灌注的中位时间是53 min。同短间隔组患者相比,较长美托洛尔暴露的患者在第5日CMR上具有较小的梗死面积(22.9 vs 28.1 g;p=0.06)和较高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8.3% vs 43.9%;p=0.019)。尽管在长间隔组中总缺血时间显著延长(214 min vs 16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