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南水北调(合同编号:-AYPT/SG-02)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
观测方案
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项目部二〇年月 写:
审 核:
批 准:
目 录
一、引言 1
二、工程概况 1
三、编制依据 2
四、沉降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 3
五、沉降位移观测的资源配置 4
六、沉降位移观测的工作流程 5
6.1、观测点的埋设 5
6.2、沉降位移的观测方法 8
6.3、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资料整理 11
七、沉降位移观测的周期 13
八、沉降位移观测的注意事项 13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一、引言
由于沉井在下沉施工过程中对原状土的扰动,沉井周边土体受力结构发生改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沉井及周边建筑物(房屋、线杆)等设施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会可能会发生水平位移和垂直方向的倾斜变形。为了保证沉井下沉过程中施工安全,特制订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本方案主要从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精度要求、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影响分析几个方面对沉井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沉降位移变形做出说明。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安阳市境内,输水管道起点位于37号输水管线汤阴县城内中华路与新横一路交叉处西南角,终点位于 37 号输水管线穿越石武高铁工程西侧,桩号 5+200~11+526.140,全长为 6326.140m,管材为 PCCP 管,其中桩号 5+200~5+308 之间的管径为 DN1600,桩号 5+308~11+526.140 之间的管 径为 DN1400;另外还包括汤阴二水厂支管线,桩号 B0+000~B3+151.464,全长为3151.464m,管径为 DN800,管材为 PCCP 管。
原设计的汤阴二水厂支线管道紧沿G107京深线汤阴县东环段(中华路)东侧布置,设计采用明挖沟槽直埋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进场后发现由于中华路拓宽,原设计的汤河倒虹吸工程已位于汤河桥下。拓宽后的中华路为汤阴的主要交通要道,南至鹤壁,北至安阳,兼有汤阴的形象功能。原设计管线基本位于拓宽后中华路的慢车道上,管线施工范围内已修建绿化带、路灯、电缆及雨污水管道,中华路2012年10月新建,如果开挖施工,将影响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2013年12月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批复了本段设计变更报告,2014年1月设计单位正式下发了施工图纸。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布置,在该段范围内共计布设12座作业井,其中工作井6座,接收井6座,工作井为16.5m*4m的矩形结构,接收井为5m*3m的矩形结构。
由于该作业井距离房屋、线杆等设施比较近,为了施工安全,特制定沉井沉降位移观测方案,对沉井及周边设施进行观测。
三、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5、《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7、《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8、《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施工测量实施规定》(2012-12-11);
9、设计图纸及相关招投标文件。
四、沉降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及相关设计文件对沉降位移观测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我标段拟选择变形测量的三级标准作为本项沉降位移观测工作的精度指标,详见下表。
表1-1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
五、沉降位移观测的资源配置
沉降位移观测是工程建设中精度较高的测量工作,仪器设备、布设路线、观测方法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都会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采用三级技术标准的要求,我标段对沉井施工过程中沉降位移观测人员和仪器设备进行了合理筛选,拟投入测量人员3名,其中组长一名,测量员两名,拟采用测量仪器为全站仪一台(拓普康GPT3002N,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1.2mm+0.8mm/Km*D),水准仪一台(DSZ2)。拟投入测量人员和仪器情况见下表:
表1-2 拟投入测量人员信息表
姓名 工作年限 备注
图1-1沉井侧墙观测点的布置
第二: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围绕沉井四周布设,距离沉井周边每隔1m布设一组,
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1-2沉井周边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②位移观测点的设置
位移观测点包含两项内容:
第一: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倾斜位移观测点
该倾斜位移观测点布设于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