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马蹄内翻足护理
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马蹄内翻足护理
【摘要】 目的]总结13例马蹄内翻足应用外固定器矫形的护理。[方法]采取心理疏导、针孔护理、密切观察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指导正确使用外固定器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结果]随访13例患者术后疗效满意,无1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外固定器治疗,通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成功,达到了病人的满意。
【关键词】 马蹄足; 外固定器; 护理
各种原因引起的马蹄内翻足畸形是矫形骨科的一种常见畸形。传统的矫正方法为跟腱延长术、肌力平衡术、严重的要采用截骨行三关节融合术,往往需要3~4个手术切口,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本科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根据Ilizarov技术,应用现代微创穿针技术,使用外固定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马蹄内翻足13例,创伤小、活动早、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马蹄内翻足畸形,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10~25岁,右足8例、左足4例,双足1例。外伤导致坐骨神经损伤1例,腰椎马蹄内翻足1例。硬脊膜膨出1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0例。术前踝关节跖屈50°~70°。13例中2例发生针眼轻度发红,经抗炎治疗痊愈。经14~36个月随访,13例畸形均无复发达到踝关节中立位负重,行走功能良好。X线片显示跗骨均发生重新塑性,优良率达100%。
1.2 手术方法
本组13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垫高患肢,采用标准的Ilizarov穿针技术[1],先将胫骨上的2个钢环用2组直径为2.5 mm的钢针交叉穿过胫骨的上下端固定,再用直径为2 mm的钢针交叉穿过跟骨固定于跟骨的半环上,前足的钢针横行穿过5个骨固定于另一中环上,在足的内侧和外侧用单螺纹杆将前足和后足的两个半环连接,在足的外侧螺纹杆上安装可内外旋转的铰链关节,内侧的螺纹杆允许延长,前足半环与胫骨半环之间有一长的牵拉螺纹杆连接,这样通过调整各个延长杆,旋转铰链在各个方向上发生转动,矫正踝关节跖屈、前足内收及跟骨内翻多个畸形。
2 心理疏导
本组病例均为青少年,由于走路跛行,自觉低人一等,有自卑心理,求医心切,对于手术成功的期望值过高,同时也担心手术不成功和害怕疼痛。针对病人心理,深入病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讲解术前一些常规准备的目的、手术大致方法、术中如何配合及注意事项,并告诉病人要求无痛是其权利,解除顾虑,告诉病人对术后伤肢使用外固定器带来的不便要有心理准备,对手术风险能正确对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不断鼓励病人,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 术后护理
3.1 观察伤肢情况
术后应抬高患肢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密切观察伤肢肢端皮肤温度、颜色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及感觉情况,如出现皮肤苍白、发凉、紫绀、脉搏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还要观察外固定器有无松动,一旦发现外固定器、螺栓、钢针有松动应及时处理,避免由于支架松动而影响伤足矫正。
3.2 针道护理
针道感染是外固定器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继发化脓性感染。因此,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床铺和伤肢外固定架清洁卫生。每日用碘伏棉签消毒针孔1次,要求一棉签一针孔,棉签不得重复和交叉使用,消毒时蘸取液量不可过多,以防渗入皮下引起组织坏死,削弱局部的抵抗力[2],要保持针孔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渗湿敷料。注意不要将针眼周缘的纤维痂皮擦掉,因其具有屏障作用,可防止细菌及污染物进入针道[3]。出现针孔感染者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少活动,应用抗生素。
3.3 正确使用外固定器
术后l周伤足肿胀消退后,开始旋转伤肢外固定器上的各个铰链进行矫正。每天旋转速度根据病人的耐受力旋转2~3圈,分3~4次完成。旋转时为避免混淆,可将每个螺帽处用胶布依次编号,注明数字1~6,各组数字相对应,以防某一部位旋转过度或遗漏,而使固定器牵伸复位过程中造成应力集中,损伤关节软骨[4]。每天矫正的顺序为先矫正前足内收、内翻及跟骨内翻、最后矫正踝关节的屈曲畸形。告诉病人在矫正期间千万不要自己任意加快矫正速度,以免出现拉伤韧带、关节囊、骨骺等矫正的不良反应[5]。矫正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足的皮肤颜色、感觉情况及小腿三头肌的张力及跟腱的紧张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 功能锻炼
术后麻醉反应消失,即指导病人在床上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第3 d开始指导病人进行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并开始下地慢慢行走。锻炼的同时辅以局部推拿、按摩,可有效地改善和促进软组织的血液循环[6]。锻炼的次数以病人不感到疲劳为宜,活动范围根据病人肢体情况及病人的忍受能力循序渐进地增加。矫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