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输气管道工程柳州支线线路施工定向钻施工方案柳北区LLDLB033-LLDLB038G编制人:审 核 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广西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输气管道工程柳州支线段线路施工中石化第十建设项目部2016年03月17日目 录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广西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输气管道工程输气起点为北海铁山港接收站。一期管道建设全长1318Km,其中干线全长675.77km,粤西支线全长约208.23km,玉林支线全长约111.88km,防城港支线全长约66.07km,桂林支线全长约170.12km,柳州支线长约35.47km,贵港支线长约50.46km。沿线设18座工艺站场和49座RTU线路截断阀室,以北海为中心,呈辐射状为广西10个地级市及广东湛江、茂名两个地级市输送天然气。本项目管径有DN800、DN600、DN550、DN500四种管径构成,全线设计压力为10MPa,设计输气量80*108m3/a,一期输量为40.5*108m3/a。广西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输气管道工程六标段柳州主干线及支线线路工程:柳南区前村阀室后LLLN019号桩经柳州输气站、共和阀室至柳东输气站所涉及的站场、阀室、线路安装工程、配套的辅助工程、征地及赔偿,总长度约36.11km。其中主干线柳南区LLLN019号桩至柳州输气站之间管段长度约9.13km,管径Φ813,管道材质为X70M,计压力10.0MPa;支线柳州输气站至柳东输气站之间管段长度约26.98km,管径Φ610,管道材质为X65M,设计压力10.0MPa;另包括2个站场(柳州输气站、柳东输气站)、1个阀室(共和阀室)及线路穿跨越等工程。一般线路段拟建于柳州市柳南区、柳江县、柳北区、柳城县、柳东新区境内,管线沿线经过太阳村镇、洛满镇、长塘镇、沙塘镇、东泉镇、 雒容镇等区域LLDLB033-LLDLB038G高速公路匝道定向转穿越属于柳州支线柳州市柳北区境内线路段,管径 DN600,穿越长度686.33m1.2 穿越位置及交通概况高速公路匝道穿越属于广西液化天然气(LNG)项目输气管道工程柳州支线柳北区,穿越点位于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青茅村,柳长路为城市主干道,连接沙塘和柳州市区,往南至 柳州市区,往北至柳城、三江等,可直接通过柳州北互通上 G78 高速公路,交通很便利。1.3 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属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形较为简单,处于丘陵缓坡上,场区分布高程约为105.0m~142.7m,相对高差约为 37m,柳长路路面宽约 45.0m,与穿越线位呈 83°斜交,路面 低于两侧山体 7.0~10.0m,两侧主要为绿化带;高速公路匝道路面宽约 19.0m,与穿越线近90°相交,路面与西侧山体持平,低于东侧山体 15.0m,两侧主要为绿化带和灌木。1.4 气象条件 根据柳州市 1992-2011 年历年气象资料,本区极端最高气温 39.0℃,极端最低气温-0.1℃。月平均最高气温 25.3℃,月平均最低气温 18.1℃,最冷月累年平均最低气温(1 月)为 8.0℃,最冷月累年平均最高气温(1 月)为 14.1℃,最冷月最低平均气温 8.5℃,最热月累年平均最高气温(8 月)为 33.5℃,最热月累年平均最低气温(8 月)为 25.9℃,最热月最低平均气温26.5℃,土壤 1.6 米处夏季平均地温 25.4℃,土壤 1.6 米处冬季平均地温 20.2℃。年平均风速1.7m/s,年最大风速9.5m/s,年最多风向NNW,年最多风向频率为NNE/10,基本风压0.2kN/m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3%。年平均降水量为 1508.1mm,累年极端小时最大降水量 62.4mm,年最大降雨量 2298.1mm。年日照时间 1522.4 小时。1.5 地质条件地层情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穿越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O4ml)素填土①、石炭系下统鹿寨组(C1lz)全风化泥岩?1、强风化泥岩?2、中风化泥岩?3 组成,地层由上至下分类描述如下: 第四系(O4ml)素填土①:仅见于ZK1号孔,深褐色,稍密状,由黏性土、碎石等组成,表层含植物根系,为修建高速公路匝道填土,结构呈稍密状。钻探揭露层厚为3.80m,层底标高 为107.49m。石炭系下统鹿寨组(C1lz)全风化泥岩?1:除ZK1、ZK2号孔外,其余各孔均有分布,灰褐色,结构基本破坏,具有一定残余结构强度,风化成土状,遇水软化、泥化,岩芯呈柱状。 钻探揭露该层层厚为5.50-8.20m,层底标高为108.23-133.03m。石炭系下统鹿寨组(C1lz)强风化泥岩?2:各孔均有分布,位于素填土①或全风化泥岩?1之下,灰黑色,结构大部分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风化程度不均,风化呈土状,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