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LC教案(第二章)
2.3 梯形图编程规则
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很相似,很容易就可以将继电器控制电路图转化为梯形图,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很容易被电气人员掌握。因此,梯形图已经成为了国内外技术人员主要的编程语言。
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与其它语言一样,梯形图语言也有自己的编程规则。首先,梯形图的设计必须满足工艺控制要求,这是梯形图设计的前提条件。此外,在绘制梯形图时,还得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规则: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绘制。与每个继电器线圈相连的全部支路形成一个逻辑行,每个逻辑行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可省略,本教材右母线均省略),继电器线圈与右母线直接相连,在继电器线圈右边不能插入其它元素。其应用示例如图所示。
2)串联触点多的电路应尽量放在上部,以减少编程指令。
3)并联触点多的电路应尽量靠近左母线,以减少编程指令。
4)垂直方向支路上不能有触点,否则会有双向电流经过,形成不能编程的梯形图,应进行重新编排。
5)逻辑行之间的关系清晰,互有牵连且逻辑关系不清晰的应进行改进,方便阅读和编程。
2.4 梯形图的经验设计法
在PLC发展的初期,沿用了设计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来设计梯形图程序,即在已有的典型梯形图的基础上,根据被控对象对控制的要求,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梯形图。有时需要多次反复地调试和修改梯形图,不断地增加中间编程元件和触点,最后才能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这种方法没有普遍的规律可以遵循,设计所用的时间、设计的质量与编程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有人把这种设计方法称为经验设计法。
经验设计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是比较奏效的,可以收到快速、简单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设计,所以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就比较高,特别是要求设计者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工业控制系统和工业上常用的各种典型环节比较熟悉。经验设计法没有规律可遵循,具有很大的试探性和随意性,往往需经多次反复修改和完善才能符合设计要求,所以设计的结果往往不很规范,因人而异。
梯形图经验设计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控制要求,并将控制系统分成几个独立的局部。
2)设计主令元件和检测元件,确定输入输出设备,并进行I/O分配,画I/O连线图。
3)设计执行元件的控制程序。
4)检查修改和完善程序。
在设计梯形图时,要注意先设计基本梯形图程序,当基本控制要求都满足之后,再增加其它条件。检查调试时,要将梯形图分解成独立功能子程序调试完毕后,再调试全部功能。
实例:用经验设计法设计竞赛抢答器显示系统。假设参赛者分为儿童组、学生组及成人组三组,其中儿童2人,成人2人,学生1人。
1.控制要求
1)主持人按下开始按钮,开始指示灯亮方可抢答,否则违例,桌上指示灯闪烁。
2)要求儿童只需一人按下按钮就抢答成功,对应指示灯亮;成人需两人同时按下按钮抢答才能成功,对应指示灯亮。
3)只要有人抢答成功,其他人抢答无效。
4)抢答开始15s后无人抢答时响铃,表示抢答时间已过。
5)当一题抢答结束后,主持人按复位按钮,状态恢复,为下次抢答做准备。
2.I/O分配
类别 电气元件 PLC软元件 功能 输入(I) 按钮SB0 X0 开始抢答 按钮SB1 X1 停止、复位 按钮SB2 X2 儿童抢答 按钮SB3 X3 儿童抢答 按钮SB4 X4 学生抢答 按钮SB5 X5 成人抢答 按钮SB6 X6 成人抢答 输出(O) 灯HL0 Y0 抢答开始灯 灯HL1 Y1 儿童抢答成功灯 灯HL2 Y2 学生抢答成功灯 灯HL3 Y3 成人抢答成功灯 铃HA Y4 抢答时间已过铃
3.I/O连线图
4.梯形图设计
根据原理则梯形图设计如图2-35所示,其设计思路如下:
1)主持人按下开始按钮才能开始抢答,因此要设计X0接通Y0,而Y1、Y2、Y3需与Y0串联,并都用X1动断触点复位,使所有状态复位。
2)由于儿童只需一人按下按钮即抢答成功,而成人要求两人都按下,因此X2和X3并联,X5和X6则串联。
3)一组抢答成功后,其他组不能再进行抢答,因此要将Y1、Y2和Y3的动断触点进行互锁。
4)由于在主持人没按下抢答按钮时,有人抢答出现违例,因此要增加一条支路与Y0并联,并出现周期性通断,实现灯的闪烁,为此,要设计振荡电路。
5)由于出现违例时,灯要持续闪烁,因此要设计按钮的记忆电路。
6)当抢答开始15s后无人抢答,抢答铃响,因此要在Y0输出时同时用定时器T0定时,T0的动合触点接通铃Y4。有人抢答情况下Y4又不能接通,因此还要将Y1、Y2、Y3的动断触点串入Y4的回路中。
实训项目
十字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yUI 设计思路.pptx
- NCB灌注机操作程序06.ppt
- NB常见表面工艺介绍.ppt
- NC-网上报销培训资料.pptx
- NM10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docx
- NMR在高聚物中的应用 -NMR-6.ppt
- NO.39赵艳华~D4663.ppt
- NO2NO转换器使用维护.ppt
- NSK轴承全球介绍.ppt
- NO4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4-尺寸标注).ppt
- DB41T 2774.3-2024 平菇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 第3部分:平菇菌袋生产技术规程.docx
- 苹果黑星病防控技术规程 DB4112 T 330—2024.docx
- DB4114_T 249-2024 苹果霉心病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1T 2694-2024伏牛白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ocx
- DB37 T 2590.5-2014 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第5部分:茄子.docx
- DB37 T 2552-2014 稻麦两熟中高产田缓控释掺混肥施用 技术规程.docx
- DB37 T 2600.19-2014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第19部分:生姜茎基腐病.docx
- DB37 T 2588-2014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疫情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37 757-2007 合成氨产品能源消耗限额.docx
- DB37 753-2015 烧碱单位产品能耗限额.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