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渔业水体中土腥异味物质地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渔业水体中土腥异味物质地研究进展

25卷第6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V01.25No.6 OFDALIANOCEANUNIVERSITY 2010年12月 JOURNAL Dec.2010 渔业水体中土腥异昧物质的研究进展 徐立蒲1、2,潘勇1,曹欢1,赵文3,熊邦喜2 (1.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100021;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素(Geosmin)的产源、发生特点、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检测以及预测方法等。 关键词:土腥异味;二甲基异莰醇;土臭味素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志码:A 养殖鱼类常带有土腥异味,既降低其食用价 类,不一定是产生异味的藻类【l9I。此外,数量较 值,又影响养殖效益,因此,解决养殖鱼土腥异味 少的浮游藻类产生的异味物质可能还多于优势种产 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国外对鱼类土腥异味的研究 生的异味物质,这也影响到观测的真实性。为了证 较早,认为鱼体所特有的土腥异味主要与水中浮游 实异味的来源,还需模拟生态环境进行浮游藻类的 藻类和放线菌分泌的代谢产物2一甲基异莰醇(2一 纯培养,采用感官分析法及仪器分析法证实异味的 methylisobomeol,MIB)和土臭味素(Geosmin)两种物特征成分并进行定量分析幽。21。。 质有关¨。J。近年来,国内对一些大中水体和鱼池 中土腥异味物质的含量及产源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工 作H。2l。本文中作者对国内外有关渔业水体中 MIB和Geosmin的研究工作做一综述,旨在为加强 渔业水体的水质管理及提高食用鱼品质提供参考资 成“水华”的习见种类。除蓝藻外,绿藻门中栅 料。 藻Scenedesmus 硅藻Melosira胛凡以口把、针杆藻Synedraspp.、舟形 1 MIB和Geosmin的产源 藻Navicula spp.、菱形藻Nitzschiaspp.、条纹小环藻 striata也有可能产生土腥异味物 养殖鱼类产生土腥异味的机理十分复杂,目前 Cyclotella 还未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一般认为,土腥异味主 质哺·10’27瑚】。但不同浮游藻类引起鱼体的异味程度 要是由某些浮游藻类和放线菌分泌异味物质MIB 有差别‘19J。 和Geosmin到水中,进而渗透到鱼体内引起的,此 关于鱼类产生土腥异味与蓝藻的关系还有不同 8I。 看法。Smith旧1在总结蓝藻密度和鲶ktalurus 外也有一些其它生物产生异味物质的报道口3。1 punc- tatus异味关系时就指出,蓝藻密度和鲶异味无关。 1.1浮游藻类 出现这种结论的原因可能在于:1)除浮游藻类 早期关于土腥异味来源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 外,放线菌也能引起异味。所有各门藻类死后分解 偶发现象上,即水体或养殖动物发生严重异味时, 或其胞外产物都可以提供碳源,从而促进放线菌的 由于水体中某种优势浮游藻类的存在,因而认为该 增长和分泌异味化合物;2)异味严重的鱼池,浮 种藻类是异味的产源…。这种方法容易产生误判,

文档评论(0)

zhuanqmf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