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研究方法论辨析课程大纲).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方法论辨析课程大纲)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研究方法论辨析(课程大纲) 2014 年春季博士生专业基础课 时间:周一晚上 6-9 点 地点:后主楼 2026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不同研究 方法背后的理论和逻辑。既包括定量研究方法,也包括质性研究方法,从不同研 究方法的选择、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资料)的分析和呈现,到方法论和 认识论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对主要研 究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有基本的了解,对各自博士论文研究的方法选择有初步的倾 向,对已发表的文章在方法论上有辨析能力,并提出改进建议。要求学生有统计 学基础,并在教学过程中阅读相关文献。 授课教师: 胡晓江(hu.xiaojiang@, 课程组织者) 杨立军(lijunyg@ )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批评式阅读、课堂讨论等。 授课对象:社发院 2013 级所有博士生 先修课程: 统计学。没有统计学基础的学生必须在本学期同时选修本院的“高 级统计学”,否则“方法论辨析”一课无法记录学分,造成不能在第一学年内完 成学分要求。 注意事项:按照北师大研究生院的规定,无论何种原因,缺课 4 次(含)以上, 本课没有成绩,算作未修。 学生助理: 郭元凯(knight0806@ 考核方式:出勤率(10%)、课堂参与和平时作业(50% )、期末考试(40% ) 课程大纲:第 1-17 周上课,第 18 周考试 1 第 1 周(2 月 24 日):课程介绍、规范与实证、研究策略(胡晓江) 本讲为博士生学习研究方法论提供一个指引。首先介绍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区 别;然后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论各自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论争;之后介绍 四种主要的研究策略;数据获得与数据分析的区别;最后通过观看视频,希望让 学生对证据的力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本讲目的是促进学生确定或反思自己的研 究问题、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课前准备:写出你支持或反对死刑的 5 个原因。 课堂观看视频:《Good Night, Good Luck》节选 课后作业:回顾自己以前一个具体的研究经历,结合今天课上的内容,从 研究 方法论 的角度写一个反思。如果你现在重新做这个研究,在方法论上有无新的 认识,在方法选择上会有改变吗?为什么?(1000 字,多不限),3 月 2 日之前 交。 选读材料: Singleton, Royce A. and Bruce C. Straits, Approaches to Social Research (4th Edition), 2005. 第 1-2 章 第 2 周(3 月 3 日):质性资料收集的基础方法:访谈与观察 (胡晓江) 如何提出适用于质性研究方法的研究问题,如何设计访谈提纲,开放式提问和积 极倾听,处理访谈中遇到的各种状况;观察的类型,观察的过程,观察的作用, 观察在质性研究中的运用。明确研究者本人在互动中的角色和作用,如何处理研 究者本人的信仰和意识形态。 课堂呈现:分组对《看见》的作者在访谈与观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 课堂观看视频:《Kinsey》 (2005) 节选 课后作业:就你感兴趣的研究问题,设计一个访谈提纲,访谈一个陌生人或者一 个你认识但以前不怎么熟悉的人。在访谈后,参考本次课上涉及到的内容,对你 的访谈写一个总结/反思。内容可以包括访谈对象的选择是否合适、你与被访者 的互动、你在不同时刻的处理、你一些提问方式的成败、你在访谈过程中的心理 活动,你观察到的新鲜信息,等等。(1000 字以上,多不限),3 月 17 日之前交。 阅读材料: 1. 柴静《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Douglas Ezzy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as an Embodied Emotional Performance, Qualitative Inquiry 2010; 16; 163 3. Robert. S. Weiss, 1995, Learning from s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anqmf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