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迴元觀鐘樓銘》中的异体字.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唐迴元觀鐘樓銘》中的异体字

《大唐迴元觀鐘樓銘》中的異寫字 高山 【摘 要】:本文收集了《大唐迴元觀鐘樓銘》中的部分異寫字,並指出其“異”在何處及可能的演變過程,希望以此來增加書寫漢字的準確程度。 【關鍵字】:異寫字 大唐迴元觀鐘樓銘 《大唐迴元觀鐘樓銘》,晚唐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令狐楚撰文,邵建和刻石。碑石立于唐文宗開成元年(西元836年)四月廿日,是年柳五十九歲。令狐楚(766—837),宜州華原人,新舊《唐書》均有傳。 唐時是楷法齊備的一代,但這是指楷書書寫技法,而非指規範字體。此時的傳世文本中多有不規範的字形出現,《大唐迴元觀鐘樓銘》即是如此。唐代雖然有《幹祿字書》等糾正俗寫體的字書,但是僅憑一兩本書絕不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因此無論是經生寫經還是皇家碑刻,其中都有大量的俗寫、異寫之字。 異寫字的產生應該上溯到秦漢隸變之時。當時的文職官員在快速書寫篆書的時候並沒有制訂一個統一的標準,因此由同一個篆字而來的隸書難免有細節上的不同。這就是“音同義同而形不同”之字的來歷。而且在廣大勞動人民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更難免以訛傳訛,所以俗字、異寫字的氾濫由來已久。 查訛糾偏的工作進行的也很早。《周禮·地官·保氏》所記“六藝”之五即為“六書”,這說明研究漢字形體結構的基本理論已初步建立。秦始皇的“書同文”也可視為對六國“異文”的一次清剿。後世諸如《說文解字》《字林》《玉篇》《熹平石經》《幹祿字書》《五經文字》等著作都於刊正字體有益,但不能絕俗。 在書法的學習與研究中,正確書寫漢字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只要“下筆有由”,而且所書“不失造字之理”,在藝術的範圍內是可以允許異體字及俗字的存在的。書寫異體字及俗字無疑對增加作品的豐富性大有益處。只是要掌握並熟練的應用“俗字、通字、正字”還需下功夫作考據,查資料。 列舉《大唐迴元觀鐘樓銘》中的俗字只是我學習的第一步。之所以選擇此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柳書中的俗字較之其他唐碑更多,因而就有了代表性。以下我們找出其中的不規範字,逐一作解。 “大唐迴元觀鐘銘 並序” 迴,是帖中其餘字均採取“逥”的寫法,如“京師萬年縣所置逥元觀者”、“改作洞宮諡曰逥元”等。《說文》無迴字,但《部》有,由此可以推知,“迴”的寫法為正,“逥”應為異寫。 ,現行印刷體多作“樓”。《說文·部》作,可見當以為正。此文後面還出現同一寫法,如“少東創建層”。 “銀青光大夫守尚書左射上柱國彭陽郡開國公食以二千戶令楚撰” ,《說文·部》作。由篆書看,柳氏將字之右上寫如不是隨心而改的,距唐稍近的《西峽頌》有的寫法,故印刷體多寫如。(參看10面“篆”的解析。) ,同。《字彙·人部》:“,與同。”《建武泉範》有之寫法。《說文·部》作,《魏上尊號奏》有的寫法。柳氏寫法少見,但並非無所本。若以《說文》為正,則更正確。 ,同()。《說文》無字。《說文·部》則有字。《集韻·巧韻》:“,或從爪。”有二義:,同(),我國古代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泛稱;,妖淫。亦有二義:,夜獵,兇惡貌;,同,古代罵人之辭。二字均不用於“令狐”姓中。由此看、狐實非一字,故可知柳公權是以 為狐了。 “翰林學士侍書朝議大夫行尚書兵部郎中知制誥上柱國賜金魚袋柳公書。” ,同。《華山廟碑》作。《說文· 部》:“ ,並也,從 持,兼持二禾,秉持一禾。”《詛楚文》作。由篆書推知的寫法為正。柳氏不僅將下半變成,同時兩豎還出了頭,真是奇特。 ,《說文·部》作,《禮器碑》作,將左右連起來的寫法古已有之,書家用的也多。但從《說文》判斷,應是分開的。後文有“俄而或或黑”。 ,《說文·部》作,故正常的寫法當如,柳氏此寫法多次出現在他的碑文中,如《玄秘塔碑》。 “禮之樂記,鐘鏗,鏗以立,以立,言令之充其氣也。” ,右上當寫如。《說文·部》作。把寫成,也是柳氏慣用的手段。 ,《說文·部》:“,痛聲也,從口在上,凡之屬皆從。”段玉裁注:“凡、字古作,……今字則行而廢矣。”《說文·部》:“,呼也,從從虎。”段玉裁注:“、聲高,故從;虎嘯聲厲,故從虎。亦聲。”在書法家的筆下也多出現柳氏此種寫法,漢《肥致碑》作,漢《孔彪碑》作,漢《樊敏碑》作。除此而外還有將字寫如的。《宋元以來俗字譜》:“虎”,《目連記》《金瓶梅》作。 ,可能是。右半之,《字鑒·唐韻》:“,俗作。”《漢語 大字典》收錄有字,音guang,意“充”,《集韻· 宕韻》:“,充也,或從 。”因而不知如何推求其本。 ,《說文·部》作。《鄭固碑》作,《熹平石經·春秋·成公十八年》作。柳氏寫法有所本。繁體標準寫法應如“滿”。後文有“鯨魚一發坑穀皆 ”。 “《春秋》之有鐘曰伐,言聲其罪以責之也。” ,柳氏將“我”字左下之挑變成兩點。晉《孫夫人碑》作。後文“由是道門威”中之右半也是如此寫。 ,右半當是柳氏特有寫法,相對于正常寫法來講變化不大。後文“、未鳴”之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