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陷性黄土区域灰土挤密桩的质量控制
QC小组成果报告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四月
目 录
一、课题简介………………………………………………………1
二、小组简介………………………………………………………1
三、研究的必要性…………………………………………………2
四、成因分析………………………………………………………3
五、设定目标………………………………………………………4
六、现状调查………………………………………………………4
七、施工中易产生问题的原因……………………………………4
八、质量控制措施…………………………………………………5
九、加固效果………………………………………………………8
十、下步计划………………………………………………………10
一、课题简介
由甘肃铁科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兰州枢纽监理站监理的兰渝铁路兰州枢纽LYSN-1标段东起桑园子(HDK25+400)西止长寿山隧道出口(HDK54+500),正线长度约29.1km。另含新建包兰线水源~大砂坪联络线7.89km(单线);改建包兰线6.32km(单线)、砂金坪专用线2.785km(单线);新建青白石、大砂坪两处车站,改建水源车站。有桥共计24座,隧道共17座,通信、信号及信息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相关房屋等工程。
标段内路基工程大部分跨越湿陷性黄土区域,其中路、桥、隧过渡段及路基段,设计技术标准高、施工控制难度较大,路基段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覆盖层黄土属风成粉质黄土,天然密实度小、孔隙率大、含水量低,土体垂直节理较发育、土质结构松散,在自重或外力与水的侵入作用下极易发生湿陷和陷穴,若地基加固处理不当,工程实体结构容易发生较大的安全、质量隐患。因此,湿陷性黄土区域地基加固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直接影响路基实体质量和行车安全。由于以往类似加固工程存在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现象,为此监理站在工程建设的开始阶段就成立了QC质量控制小组,在路基施工前期的工艺性试验阶段就开展了质量监督,试验段选定在大浪沟路基段(HDK31+361~965),同时结合工艺性试验,展开专项课题 “湿陷性黄土区域灰土挤密桩地基加固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二、小组简介
课题名称:湿陷性黄土区域灰土挤密桩的质量控制
小组名称:大浪沟路基段灰土挤密桩及改良土工艺性试验质量控制QC小组
QC课题组简介
序号 姓名 性别 组内分工 职务 1 龙 娟 女 组 长 试验室主任 2 张振龙 男 副组长 副总监 3 杜建强 男 副组长 监理组长 4 马 伟 男 组 员 试验监理工程师 5 佟旭雯 女 组 员 试验监理工程师 6 张 进 女 组 员 试验监理 7 蔺利霞 女 组 员 试验监理 8 周立峰 男 组 员 专业监理 9 常北岳 男 组 员 试验监理 10 苗松峰 男 组 员 专业监理
三、研究的必要性
1、兰州枢纽铁路建设区域主要分布于:桑园子、砂金坪、青白石、水源车站、大砂坪,这些段落是典型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区域,路、桥、隧道的过渡段及路基的基础加固处理效果,对以后的行车安全尤为重要;
2、为消除黄土湿陷,设计采用灰土挤密桩与改良土作为褥垫层,尽管设计说明提出了参考的加固参数,但为获取最佳加固效果,消除加固施工中存在的缺陷,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验非常重要,同时也可以发挥我单位的科研优势,在试验中获取合理的施工参数;
3、兰州枢纽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属兰渝铁路、兰州新客站建设的控制性项目,施工过程必须一次性达到设计要求,因此科研工作结合于工艺性试验也显得非常重要。
四、成因分析
兰州枢纽线路走过的黄土区域,对线路构成病害隐患的就是覆盖于地表浅埋黄土,其成因并不复杂,主要是晚更新世后风成为主的沉积物。从我们试验的数据看其天然含水率一般在5~10.2%,天然密度12~14KN/m3,孔隙率为53.7~55.5%,土体中的CaCO3含量为11%左右,由于干燥的气候条件,使其胶结物质CaCO3胶结作用,形成了高孔隙率间的细粒骨架结构,尤其是单位体积内骨架颗粒胶结点相对较少,因此骨架构成的结构强度不会太高或由于含水量小,这种骨架结构暂时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但是当出现集中降雨或地表水的深入并溶入大量的CO2时,即降低土体骨架强度,虽然CaCO3是难溶解盐,但是由于CO2作用又要溶解土体中的CaCO3,使其分子间失去链接,形成的重碳酸钙随水流失,变化过程是:
CaCO3+ CO2+H2O→Ca(HCO3)2
黄土的大孔隙率、垂直节理发育等特性的存在,为流失的颗粒物创造了条件,因此在这些地区出现湿陷或地表出现陷穴的危害,就不难理解了。只有通过技术改良的手段消除线路走向范围内的黄土湿陷问题,才能达到加固处理的目的,也就是说:土体在最优含水量时通过挤密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事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材料科学基础:第十二章 金属材料强韧化机制.ppt VIP
- CNAS-GL27-2009 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pdf VIP
- 胃脘痛护理查房.ppt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肯尼亚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案及未来五年行业预测报告.docx VIP
- 人民陪审员培训课件.pptx VIP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练习题 .pdf VIP
- 部编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VIP
- GB_T 39637-2020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 土壤环境腐蚀性分类.pdf
- 聚硼硅氮烷合成、掺杂及SiBCN陶瓷应用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