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政治全国卷的主要特点学科能力考查分析及启示-福清一中.pptVIP

近年高考政治全国卷的主要特点学科能力考查分析及启示-福清一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年高考政治全国卷的主要特点学科能力考查分析及启示-福清一中

近年高考政治全国卷 学科能力、思维方法考查分析及启示 福州第三中学 高文坚 向大家汇报的主要内容 分析政治试题的“现实问题立意”和“能力立意”; 分析近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重点考核的“四种能力目标”; 分析近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对“逻辑和辩证的思维方法”的考查要求; 上述分析对2016届高三毕业班政治学科复习备考的启示。 政治试题三要素 政治学科试题,无论是客观性选择题,还是主观性非选择题,都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立意、情境和设问。 试题中“显性”的部分是情境+设问; 试题中“隐性”的部分是立意。 (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 16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 38 )材料二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政治试题三要素 立意、情境和设问三者是有机联系的,立意是试题的核心,情境是立意的具体化,情境所反映的“焦点”往往直接引出试题的设问。 立意、情境和设问三者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在考生面前。 (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D)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21)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C)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政治试题的立意 第一,价值观立意。引导考生对现阶段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关注,引导考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心和思考。 第二,知识立意。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纲和《考试说明》对高考所考核的知识范围作了具体规定。 第三,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说,这些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 (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39)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千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杭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 本侵略者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3)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 ( 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23)201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