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酸储存全检查表
2.1 安全管理评价单元现场安全检查表
项目 检 查 内 容 检 查 记 录 结论 一、安全管理制度 1、有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制。 2、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3、有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 4、有符合国家标准《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1999)、《毒害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1999)的仓储物品储藏养护制度。 5、有盐酸储罐操作规程,并设有专人管理 6、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品应当定期检查。5、甲、乙类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设在丙、丁类库房内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不燃烧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楼板分隔开,其出口应直通室外或疏散通道。 6、对于易产生粉尘、蒸汽、腐蚀性气体的库房,应有防护措施。 7、库房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第九章的要求。 8、库房采暖应采用水暖,不得使用蒸汽采暖和机械采暖,其散热器、供暖管道与储存物品的距离不小于0.3m。采暖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二、
储存场所要求 1、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的储存室或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及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2、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 4、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 5、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5.2.3 安全操作评价单元
序号 检查内容 实际情况 结果 1 库区和库内要经常保持整洁,对散落的毒品要及时清除 2 作业人员应具有操作腐蚀性化学品的一般知识。 3 作业人员要佩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 4 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镜。每天作业完毕,必须及时用肥皂(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 5 用过的工作服、手套等用品必须放在库外安全地点,妥善保管或及时处理。 6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
5.2.4 消防与电气安全评价单元
序号 检查内容 实际情况 结果 一、
消防系统要求 1、仓库的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第八章的规定。 2、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有专人管理。消防器材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存放其它物品。 3、危险化学品仓库有报警装置,有供对外报警、联络的通讯设备。 4、仓库应设置醒目的防火、禁止吸烟和动用明火标志。 5、经过消防设计的建筑物必须有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意见书 6、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7、有消防组织机构,消防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 8、消防设施完善,消防器材种类、数量符合要求,设置合理,取用方便。 9、消防器材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在有效期内。 10、设置24小时紧急事故报警电话和火灾报警电话。 二、
电器设施要求 1、仓库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建筑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第十章的规定。 2、甲、乙类物品库房设置的电瓶车、铲车是防爆型的。 3、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不准设置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气。 4、仓房有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规定的防雷装置。 5、储存甲、乙丙类物品的储罐、管道及其装卸设施应有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设计规范规定的防静电措施。 6、所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7、电气线路和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裸露带电导体处须设置安全遮栏和明显的示警标志与良好照明。 8、电气设备和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有金属外壳的电缆,必须采取保护性接地和接零。
and actual case whether match; by is located land right nature; property status, whether has damage or quality problem; property using situation, rental or use; reference around similar property price, judge assessment value of rationality; whether exis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