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四川】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 第2单元 第3节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试析“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一联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诗着意写禅智寺的静寂。首联用“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颔联用长满青苔的台阶,白鸟的徘徊不去,暗示禅智寺的空寂人稀。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意。尾联用热闹的扬州来陪衬。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时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特点来分析。 答案 反衬。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晖,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格外的暗,分外的静。 问题诊断——架空分析,不能结合具体诗句 【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 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通“影”。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4分) 阅卷现场采样 阅卷点评 抽样能够答对两句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也基本答出修辞的效果,但是没有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得2分 规范答案 增分指导 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解答此题,应从诗歌的修辞手法(对比、对偶)及描写角度、感觉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重点是第5、6句,有对比,有对偶,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词上片描绘的是:女词人透过窗帘,看到楼台外面千万条碧绿的杨柳枝正缠绵悱恻地伸出诚挚的双手,款摆纤细的腰肢,甚至还在喃喃细语:“春天啊,您再停留一些时候吧!”杨柳们一往情深地想牵挽住春天,向春天表示着无限的依恋;然而,春天虽略作停留,却还是冷漠地走了。春天虽去,多情的柳絮仍在飘舞着,要追随春光同行,并表示:我姑且要看看你这“春”究竟走到哪里,我和你的归宿终究如何?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答题时注意分析和答出修辞的效果、表达的情感。 答案 拟人。将垂杨和春人格化,表现了垂柳对春的依恋不舍。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先总的概括景物特点,然后再具体结合诗句描述景象,一定要抓住诗歌中的意境,如“千山”“月午”“一壑”“泉鸣”等。这两句诗很显然前一句是静景,后一句是动景,动静结合。 答案 第三、四句描写了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叠嶂中皓月的清光把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风雨交至的萧瑟秋声。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 1.衬托 就是利用其它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更加性格突出,形象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 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 请简析诗的结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人抒发情感起着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首诗首句写景,点明别滁的时间是光景融和的春天。次句叙事,写吏民为他饯行。第三、四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答案 结句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因为离别在即,所以诗人在饯别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_第15讲_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ppt
- 【优化方案】2014届高考数学(理科,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7.4 曲线和方程(共31张PPT).ppt
- 【九年级历史和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精编资料表格汇总2 精品ppt复习.ppt
- 【优化方案】2014届高考数学(理科,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9.8 简单多面体和球(A、B)(共39张PPT).ppt
- 《小石潭记》教学.ppt
- 【优化方案】201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和哲学 第三单元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新人教版必修4.ppt
- 【全程复习】(广西专用)201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3.2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新人教版.ppt
- 【全程复习方略】(安徽专用)2013版高考化学 1.2 物质量在化学实验中应用 新人教版(含精细解析).ppt
- 【优化方案】2014届高考数学(文科,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10.1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ppt
- 【人教版-备课】高中地理必修三《5.1资源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精品 2.ppt
- 【创新设计】(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1单元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ppt
- 《创新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 章末复习方案和全优评估.ppt
- Unit-7-Will-people-have-robot--Section-A-课件.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与用法配套专题强化复习 苏教版.ppt
- 【2014二轮参考】2013版学海导航高考生物二轮专题总复习专题4 小专题7 遗传细胞基础.ppt
- 【北京一轮复习汇总】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针对练一.ppt
- 【北京一轮复习汇总】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章 第二节 高频考点一.ppt
- 【北京一轮复习汇总】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实用 考点针对练四.ppt
- 【北京一轮复习汇总】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第三章 高频考点三.ppt
- 【优化方案】2014届高考数学(理科,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8.1 椭圆(共37张PPT).ppt
最近下载
- 成人胃残余量超声监测技术规范.docx VIP
-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事故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ppt VIP
- 采购降本推进计划.pdf VIP
- 定制产品合同协议.docx VIP
- 恒大地下车库VI标识标牌标准化方案(超豪华版)恒大地产集团.pdf VIP
- 【教学课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人教).ppt VIP
-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外形尺寸.pdf VIP
- 第一单元第四课《上学路上》教案 湘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doc VIP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VIP
- 2024年03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2024年上半年度招考文员笔试上岸试题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