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发展》ppt课件.pptVIP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发展》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两汉经济发展》ppt课件

* 黄河壶口 黄河故道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 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此情此景你将怎样办??? 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 有发生过大水灾 汉武帝 朕要亲自治黄河,看它还决口不? 王景 是,臣遵旨。 你去修河吧。 结果:被淹没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以后 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汉明帝 犁 壁 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它大大地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 耧车 汉代牛耕图 图为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比当时的耦耕法效率高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 1、黄河的治理: 西汉汉武帝时期 2、农业的进步 农具的进步 农作物的进步 东汉明帝时期 王景 犁壁 二牛抬杠 耧车 小麦(北方) 水稻(南方) 千亩桑麻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女主人辛追 素纱襌衣  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紧接着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这一研究竟耗费专家们13年的心血! 水排(东汉杜诗发明)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今河南卫辉人也)。”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具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 杜诗传》 请说出史料中的人物、发明及意义? 二牛抬杠 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 三项科技发明 耕犁、耧车、水排 江苏徐州市汉兵马俑博物馆复制的“炒钢”盔甲 “炒钢”技术 汉代炒钢是怎么回事? 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新技术, 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 态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 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 因冶炼中不断搅拌,像炒菜一样,因 而得名。欧洲18世纪中叶才出现炒钢技术。 铸铜业 长信宫灯 马踏飞燕 玉器制造业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制成。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丝织 丝织技术 丝织品 提花机 染色 素纱襌衣 2、冶铁技术的提高 杜施发明水排 “炒钢”技术 东汉市集画像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三、商业的繁荣 1、东西二京 长安 洛阳 2、商业区 市 1.繁华的二京: 西京:长安 东京:洛阳 规模宏大 人口众多 设施完备 市场独立 特点: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