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机RFID技术在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应用
手机RFID 技术在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应用
摘 要
随着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乘地铁已经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出行方式。到
2012 年年初,上海轨交网络已经形成初步规模,有 11 条线路,282 座车站,运
营总里程超过 400 公里。据统计,上海轨道交通 2010 年度累计客流 190129.65
万人次,日均客流达到 520.9 万人次,2011 年度累计客流 210253.07 万人次,
日均客流达到 576.04 万人次,2010 上海世博会期间日均客流更是达到 594.39
万人次。从这些数字不难发现,上海轨道交通的客流正呈现跨越式的增长,这就
对轨交的支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单次轨交出行,即包括进站、出站有时甚至
补票机上更新等几个刷卡环节,经常可以看到在上海轨交车站的售票窗口或者检
票设备前排起长队,这给乘坐轨交出行的人们带来不便,也与地铁这种现代化的
出行方式不相符合。作为轨道交通的支付方式,非单程票、非接触式、全自助式
的方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不再困扰于购票-刷卡进站-回收单程票出
站的方式,而是寻找一种简便的支付方式。单程票的大量使用,轨交方面不仅要
承担票卡成本,也要组织人力劳动,进行制作、回收、清点、仓储、调配。单程
票检票通过速度慢,对乘坐里程估计不足要补票,插入式回收对检票设备和票卡
均有损耗。这些特点影响了单程票的受欢迎程度。据统计,2010 年度,单程票
占整个轨道交通支付票卡使用比例的22.61%,2011年度则减少到19.33%。
环顾上海轨道交通的支付方式,据统计,虽然上海公共交通卡占据了上海轨
道交通票卡使用比例从 2010 年度的 74.93%跃居到 2011 年度的 77.85%,也符合
广大市民支付习惯,但是它不能跨行业使用,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刷
卡后不能查看余额、办卡退卡的繁琐手续、容易损坏、挂失难等也是它的缺陷。
上海轨道交通的票务系统,又称为售检票系统,它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
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它主要分为清分系统、线路中央
计算机系统、车站中央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和票卡五个层次。其中,清分系统
是售检票系统的核心系统。售检票系统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管理终端设备,客流
和车费的统计和分析,与外部系统进行对帐和资金结算等。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RFID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各种应用,分析RFID的技术特点,
结合上海地铁售检票系统和清分系统,从 RFID 手机卡支付主要参与者轨交清分
系统的角度,为体现上海轨道交通科学化的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 RFID 手机卡
I
手机RFID技术在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应用
在上海轨交支付应用的解决方案,并研究了 RFID 手机卡跨行业支付和原有售检
票升级系统的关键问题:1)终端设备兼容RFID手机卡的问题。2)RFID手机卡
业务逻辑的问题。3)清分系统内部相关子系统交互协同的问题。4)清分系统对
RFID手机卡消费参数管理的问题 。5)统计和处理RFID手机卡交易记录的问题。
6)轨道交通清分系统与移动手机支付平台对帐的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从业务逻辑、各参与者的需求和清分系统架构等方面进
行完整的模型建立。然后,针对轨交清分系统,围绕 RFID 手机卡支付应用,从
清分子系统交互、参数管理、交易报文、和移动平台间接口等角度进行详细设计。
最后,在实践中进行了对接入 RFID 手机卡支付应用和轨交票务系统进行了
验证,升级后的轨交票务系统经历了上海轨道交通日均近600万人次大客流的考
验,以稳定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在功能开通初期,RFID 手机卡的交易笔数
和交易金额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解决和设计方案在应用中得到验证和改进。
关键词 轨道交通,票务系统,RFID 手机卡支付
I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