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ppt课件{81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81页}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 拓展练习 从现实或历史举出能论证“舍生取义”的事实论据(用一句话概括)和道理论据。 “舍生取义”的事实论据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邱少云宁愿火烧也不愿暴露目标。 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分析下列各句中的“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的感受。 孟子:义我所欲也 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 复习练习 一、内容理解填空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 ,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向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1、本文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2、文章赞扬了___________的人,批评了 ___________的人。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是指: “本心”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 4、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5、文中与“不吃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是: 6、 本文用了 等论证方法。 1、本文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2、文章赞扬了___________的人,批评了 ___________的人。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是指: “本心”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羞恶廉耻之心 舍生取义 见利忘义 4、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5、文中与“不吃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是: 6、 本文用了 等论证方法。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受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从前、先前 这种做法 停止,放弃 天性、天良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受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原作:陈小玲 修改:陈远超(2011-10-16)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