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业百雄门之蔡云辉简介
文章来源:百汇 添加人:百川 添加时间:2007-3-21 17:31:34
随父母,下南洋,苦度童年母子相依为命;从叔父,入烟业,摸爬滾打洞悉烟草经营;建烟厂,创品牌,铸成烟草产业链荣膺丁香烟大王;设银行,讲信誉,风雨飘摇之中依然稳步成长。
一九二七年,年仅四岁的蔡云辉便跟随父母从福建省福清市音西镇溪前村来到印尼古达马路岛谋生。在蔡云辉十岁时,艰难岁月尚未渡过,父亲却不幸因病去世,蔡云辉不得不跟随母亲返回家乡度日。两年后,十二岁的蔡云辉又随着母亲来到印尼马都拉岛的三邦小镇。为谋生计,蔡云辉母亲以手卷香烟换取些许印尼盾,借以母子苦度时日,蔡云辉也因之得以在当地中华学校上学读书。几年后,终因母亲虽然勤勉但却苦于所入无几,蔡云辉不得不辍学赚些小钱以贴补家用。不久,蔡云辉的叔父蔡国强在印尼的经营略有起色,蔡云辉遂跟随叔父来到三宝垄,在叔父经营的香烟工场打工,母子二人的生活得以安顿下来。
一九四九年,略有积蓄的蔡云辉与叔父蔡国强合股开办了“九三牌”卷烟工场,开始负责推销香烟,后来负责部门的工作,以此积累了香烟生产和销售的许多实践经验。一九五六年时,蔡云辉又离开了“九三牌”烟场,当了烟草商的推销员,使自己对烟草业的经营谋略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九五八年,在烟草业摸爬滾打了多年的蔡云辉,对烟草经营已经了然在胸,遂在印尼谏义里埠什曼比二巷一号租了一座厂房,创办了“盐仓”烟厂,生产受印尼乃至东南亚人喜好的“盐仓”牌丁香烟。至一九六六年,叔父蔡国强年老萌生退意,把所经营的烟厂一并交给蔡云辉管理。从此,“盐仓”烟厂走上了由家庭手工业作坊逐步发展成为贯通烟草产业链的发展道路,从终端产品丁香烟生产,销售网络建设、卷烟纸生产、卷烟包装印刷、卷烟商标制作,直至丁香烟草种植,通过纵向延伸发展,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完整产业链,“盐仓”烟厂由此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8000工人的特大型卷烟生产企业。蔡云辉,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从而成为世界一代“丁香烟大王”。
蔡云辉在烟草事业上卓有建树,在金融业中也同样成就非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时,印尼民间资金充裕,金融体系外资金循环现象加剧。蔡云辉为了满足“盐仓”企业营运资本融通的需要,看准时机,投资550万美元在东爪哇泗水市创办了“哈林银行”,以吸收社会游资,拓宽企业发展资金供给渠道。但民间金融业发展的好景并未持续多久,便相继遭遇了一九八八年外国资本冲击、一九九七年金融危机、一九九九年金融业清理整顿三次重挫,造成印尼银行业动荡异常,特别是华资银行更是损失惨重。但“哈林银行”却在蔡云辉的倾力经营下,由于长期来稳健经营,信誉卓著,在动荡中反而因此得福,被印尼中央银行评为甲级银行,从而在一波三折中依然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成为印尼银行界的皎皎者。
创业百雄门之冯柏燎简介
文章来源:王金宝 添加人:百川 添加时间:2007-2-7 21:51:47
富不过三代,是千百年来富商巨贾的遗憾,然而这一家族传世的潜规律在冯氏发展史中得到了突破;创百年企业,是无数企业家的终极梦想,冯氏利丰从传统商号逾越百年成为现代跨国集团,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宏图壮志。
冯柏燎,生于一八八0年,年幼时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后冯柏燎弃教从商,就业于广州宝兴行,因其能够吃苦耐劳,在经营方面兼具卓见远识,不久便主持商行内外销业务,经营业绩斐然。其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但货物的进出口却被外国商行所把持。精通英文和谙熟商业运作的冯柏燎意识到中国的传统工业品和手工业品即将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如果由国人建立自己的国际贸易商行直接经营进出口,无论是在民族情结、语言沟通、贸易合作、货品甄别等等方面都占有很大的优势,进出口业务一定能够很快发展起来。
于是在一九0六年,冯柏燎与友人李道明合资创立了利丰商行,成为广州第一家华资对外贸易商号,打破了外国商行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垄断,也为国内厂商走向国际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冯柏燎经营商行的定位极其明确,就是致力于拓展国际贸易货物流通。因此利丰公司开业后,以出口藤器和烟花炮竹等传统产品起步,逐步发展到藤器、竹器、铜器、烟花炮竹、陶瓷制品、搪瓷制品、手工艺品等等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至二十世纪一十年代时,已经发展成为广州较具规模且信誉昭著的出口商号。
冯柏燎执掌的利丰商行除了出口贸易品种和销售渠道不断得到拓展外,还直接介入了产品的创新和设计,使传统出口产品以新颖的面貌展示在海外客商面前。如冯柏燎改变了传统的泥笃爆竹生产工艺,创建了纸笃爆竹生产工艺,使新产品的重量大为减轻,大幅降低了海上运输费用,而且消除了爆竹燃放时的尘土飞扬之弊,因而深受海外客商的欢迎。由于利丰商行业务蒸蒸日上,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