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女权主义的伸张.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女权主义的伸张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女权主义的伸张 摘 要: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其丰富奇异的想象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瑰丽动人的女性中心世界。作家选择女性作为理想的主人公,肯定了女性大胆追求幸福的自主精神,张扬了女性的自觉与独立意识,挖掘了女性的个性魅力并伸张了女权,拔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这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聊斋志异》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一个个狐仙鬼怪的女性王国里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女性世界。她们或是人或是鬼魅狐仙,她们敢爱敢恨,敢于冲破封建樊篱,大胆追求幸福的爱情和婚姻,她们在家庭中有着无与伦比的贡献,她们是男性的精神依归。在她们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体现出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作品表现出较强的女性主义色彩。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长期形成的以男权统治为中心以及由此形成的“男尊女卑”的集体意识下,女性往往是站在爱情的边缘,被动地承受着一切。传统的爱情故事也大多建立在男性主动追求女性的基础之上,这在今天也常常被视为是合理的。女性在爱情方面从古至今基本上都处于被动的位置。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所受到的教育就使她缺乏主动精神,习俗令她们雪上加霜。”[1]《聊斋志异》写女性对于爱情的追求则大多表现为主动示爱,有意为之。从完全被动地接受到积极主动地追求幸福,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了。红玉、莲香、惠芳、白秋练等众多的女性形象颠覆以往男女间的“君子好逑”模式,把求偶的主动性转为女性一方,表明了女性独立的爱情意识的觉醒和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和婚姻观。“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2]红玉主动爬上冯家的墙头,对冯生示爱;莲香主动敲开桑郎之斋求爱;翩翩是一个丰衣足食的仙女,可是却主动嫁给了一个浑身臭疮、脓血淋漓、无家可归的垂死乞丐;阿宝是可与“王侯埒富”的大富人家的掌上明珠,美艳而多才多艺,可是却看上了穷书生孙子楚,并被其行为深深感动而嫁给了他。在《聊斋志异》中女性对男性的情感付出大多不求任何回报,一旦倾慕,即定终身。一种看法认为:“我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妇女没有灵魂,我们只是认为一个妇人——一位真正的中国妇女是没有自我的”[3],这种对女性主体性价值的否定在《聊斋志异》中的这些女性形象身上是非常不适用的。正因为重视自我意识的觉醒,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勇于追求幸福的爱情和婚姻,才使得这些女性形象尤其可爱。 细读《聊斋志异》中关于女性经营者的篇什,我们可以发现,在作品中的女主角多有娇好的容颜、精明的头脑,可谓是不让须眉,反而男主角多是软弱忠厚之人。她们摒弃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和经济上完全依附于男性的旧传统,真正做到了女性独立与解放依靠自己的聪明才能自强自立、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细柳》中的细柳“于女工略疏,常不留意,而于亩之南东,税之多寡,接籍而问,使家无废事”。细柳的性格特征更像一个男子,两个儿子得以长大成人,家计能够富足丰厚,无不是细柳的功劳。《青梅》中的青梅慧眼识人,嫁给了贫穷的张介受,她“入门,孝翁姑,曲折承顺,尤过于生;而操作更勤,餍糠秕不为苦。由是家中无不爱重梅,梅又以刺绣作业,售且速,贾人候门以购,惟购弗得”。这些形象的出现体现了作者进步的思想。明清之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传统的经商思想已经淡化,商人已作为正面形象出现,各种经商活动也被视为正当的行业而受到重视和肯定,而作者借着这些女性经营者形象来肯定商人的经商活动,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蒲松龄在作品中以毫不掩饰之情表现了女性的经济独立意识及在经济独立中实现个性的解放与独立的行为,其塑造的这些追求个性解放、呼唤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文学形象为中国文坛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爱情与经济层面具有独立意识使得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聊斋志异》中的这些女性所具有的坚韧个性和优秀品德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能发出熠熠的光彩,照耀当代女性在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道路上前进。 二、女权主义的伸张 自汉以来,尤其是宋明理学昌行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很少得到过做人的权利。在神权、皇权、族权、夫权的桎梏下,她们始终充当着被侮辱、被损害、被奴役的角色,或为侍奉之奴仆,或为传宗之工具,或为泄欲之对象。她们只能做孝女、顺媳和良母,倘若命有不济,则只有做节妇烈女,用幸福乃至生命为一座座节烈牌坊作一个可悲的注脚。虽然也有反抗和奋争者,但却寥寥。《聊斋志异》汲取了中国古典小说崇扬女性人格个性经验的精髓,通过新的爱情观、婚姻观,塑造了理想的女性人格并伸张了女权。作品最引人注目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富有新思想、新个性、新追求的女形象。“蒲松龄的天才和灵性尤其表现在他为闺阁立传。”[4] 《聊斋志异》产生于以男权为核心的封建社会,作者也相应地受男权话语系统的影响。所谓男权意识,借用德国女权主义神学批判作家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