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舍作品幽默艺术思考
老舍作品幽默艺术一、通过调整语言信息量制造幽默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语言就是信息代码。由于社会的约定俗成,处于语言体系中的信息代码本身往往具有较确定的语义,能传递较固定的信息,这是其理性信息。当具体运用语言时,使用者常可使这些代码在理性信息之外附有其他的补充信息,如多余信息、潜在信息、美学信息等,由此达到特殊的幽默效果,老舍作品中就常用这种手法。
(一)使用多余语言信息制造幽默
例如,赵子曰大声地说:“你赶紧跑,到后门里贴戏报子的地方把那张有我的名字的报子揭下来!红纸金字有我的名字,明白不明白?不要鼓楼前贴的那张,那张字少,别揭破了,带着底下的纸揭就不至于撕破了!办得了办不了?”(《赵子曰》)这段话是小说中赵子曰“献演成功”之后对旅馆伙计李顺的一番吩咐。从小说中我们知道,李顺是个专门跑腿的小伙计,对旅馆周围的地形很熟悉,对于揭戏报子这么简单的事根本不在话下。本来赵子曰只要明确告诉他:“到后门贴戏报子的地方把那张有我的名字的报子揭下来!”就足够了,但却叮嘱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都是多余信息。在这些多余信息中,蕴含着潜在信息:赵子曰陶醉在自己的“成功”里,得意忘形,飘飘然。读者联系全文,看到他身为大学生不学习,却为演出成功而如此得意,会产生幽默的感觉。又如:赵瑞是他的姓名。他约有五十上下年纪,从结婚到如今他的夫人永远比他大十来岁。(《老张的哲学》)这段话中的“从结婚到如今”“永远”都是多余信息。一对夫妻从结婚到永远,年龄差距当然都是一样的,这是一般的常识。因此本来只要说“他夫人比他大十来岁”就可以了,作者却故意加上了这些多余信息,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的情调。
(二)故意减少语言信息量制造幽默
有意增加或特意减少语言信息量都能造成幽默效果。如:“回家把弟妹接来。她也许不是你理想中的人儿,可是她是你的夫人,一个真人,没有您那些《聊斋志异》!”(《正红旗下》)这段话是小说中的张大哥对同事李科员说的。老李在婚姻问题上感到不满足,有一定追求,张大哥不赞成,但他和老李是同事,不便说得太明确。“没有您那些《聊斋志异》”一句故意减少了信息量,但含有潜在信息,提醒老李注意。因为他们二人都懂得《聊斋志异》大多是讲那些狐女花仙的故事,这样就产生了幽默效果。在表现幽默的时候,信息量的增多与减少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隐含某种潜在信息,都要利用作者、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言语环境等去想象、推理、理解,因而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可以出现在同一场合。老舍就往往将这两方面揉合在一起,表现更强烈的幽默效果。例如:她(大姐婆婆)打扮起来的时候,总使大家都感到遗憾……据看见过阎王奶奶的人说,当阎王奶奶打扮起来的时候,就和盛装的大姐婆婆相差无几。(《正红旗下》)“据看见过阎王奶奶的人说”这句话是多余信息。因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阎王奶奶”,谁能有本事见到“阎王奶奶”呢?但就是这个多余信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身又是减少了的信息,集幽默、嘲讽于笔端:你们没见过阎王奶奶吗?那么只要看看大姐婆婆就行了!通过读者的联想、补充,大姐婆婆到底是什么货色,难道还不清楚吗?
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制造幽默
(一)运用歇后语
老舍善于运用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歇后语,使语言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如:我还得听听你入弦不入。光有嗓子,不入弦,还不是猴儿拿虱子,瞎掰?(《方珍珠》)咱们哪,砂锅砸蒜——一锤子买卖,我永远不再上这儿来。(《女店员》)这两句中都运用歇后语表现出幽默诙谐:“猴儿拿虱子,瞎掰”极言不起作用,“砂锅砸蒜——一锤子买卖”意思是好歹就这一次,以后不再干了。
(二)使用夸张手法
顾名思义,夸张就是把事物或其某一方面的特点夸大。但这种夸大并非荒诞无稽,作为幽默技巧,夸张是将客观事物内的矛盾性,通过显微镜将它的状态放大,给读者以更鲜明的形象和情趣。夸张是老舍表现幽默的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法之一,老舍的夸张是一种“阿Q说自己祖先富贵”式的诙谐。夸张手法的运用在老舍小说中不乏其例,多用于否定反面现象。如:“十万八千毛孔,个个象火车放汽似的,飕飕的往外射凉气”(《赵子曰》)用夸张手法刻画出赵子曰颓丧泄气的状态,不禁令人捧腹。又如:“不但嘴里出命令,干脆的说,她一身全是命令。她一睁眼,——两只大黄眼睛,比他丈夫的至少大三倍”(《二马》)用夸张手法把伊太太在家中的厉害劲表现得淋漓尽致,幽默诙谐。“嘴里只有一个牙,因为没有什么陪衬,这一个牙看着又长又宽,颇有独霸一方的劲儿。”(《二马》)老舍所用的夸张从事理上看往往到了近乎荒诞的地步,在一片喜剧气氛中使夸张对象得到极度变形的表现,而这样又常常有违常理,有一种隐性的自贬意味,从而产生幽默。还有,《正红旗下》中描写大姐婆婆生气是“鸣炮一百零八响!”诸如这般夸张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镇江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中核新能源人员行为安全“红黄线”管理办法(试行)培训考试试卷.docx
- 福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平时作业答案.docx VIP
- DB63T 662-2023高寒草地施肥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pptx VIP
- 平行线专项证明题.doc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整理和复习.pptx VIP
- 2024年外泌体市场需求分析.pdf VIP
- 防城港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提问题、补条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