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史.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方音乐史

中西方音乐史 1. 六代乐舞:保留在周代宫廷中的六个代表性的乐舞,包括黄帝时代《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代的《大夏》;商代的《大濩》以及周初的《大武》,这六部规模宏大的典礼音乐,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歌颂统治者的文德武功。 2. 雅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分为大雅与小雅。大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祀、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小雅较接近民歌,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小雅用于诸侯的大射、典礼及七大夫乡饮酒礼等仪式中。 3. 雅乐:是周代宫廷中音乐的一种,也是大典的乐歌,内容近似大雅,所用场合为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 4. 房中乐:宫廷音乐的一种,起于周代。大型房中乐用于殿堂,设乐悬、房中乐、用于宴享宾客,亦有用于后宫。 5. 四夷之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其“四夷”则指秦、楚、吴、越以及北方地区。上述地区的民间音乐被收集在宫廷,称为“四夷之乐”,并设“鞮鞻氏“掌管。它用于祭祀与宴乐,以炫耀其政教远被。 6. 九歌:周代流行于楚国南部的一种巫风性的大型歌舞曲,在祭典之时所使用的歌舞。诗人屈原整理,写成了全部歌词,全曲由十一首祭祀歌组成,命名为九歌是言其多的意思。 7. 八音:周代乐器分类,以制作材料为准,分金、石、土、革匏、竹八类。谓之“八音”各类代表乐器:金类:钟、镈、铃、铎等。石类:磬等。土类:埙,缶等。革类:鼓、搏拊等。丝类:琴、瑟、筝、筑等。木类:柷、敔等。匏类:竽、笙等。竹类:籥、箫、篪、笛、管等。 8. 曾侯乙编钟为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崇尚音乐,主张礼乐,孔子曾经就“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儒家音乐一般庄严古朴,是由其仁礼崇古思想决定的。反对音乐,《老子》:“五音令人耳聋”,反对享乐。但是,道教曲目比较恬淡,隐逸,幽静,空灵,这是由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决定的。 嵇康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龟兹伎安国伎天竺伎高丽伎文康伎又增加了康国与疏勒为九部增加燕乐龟兹伎伎伎伎诸宫调是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说唱艺术。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故名。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调》王伯成有《天宝遗事诸宫调》以曲笛三弦等孔尚任的《桃花扇》,的《长生殿》梆子腔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秦腔高亢激越的基调,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皮黄腔是四大声腔系统之一,是“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13部,故称《弦索十二套》。主要乐曲有《十六板》、 《将军令》、《月儿高》, 《普庵咒》、 《海青》、 《舞名马》、 《阳关三叠》等。有的曲日用了复调手法,如《十六板》。 47. 朱载埔及十二平均律:朱载埔,安徽风阳人。毕生写下了大量关乐律学、音乐史及数学、历学等方面著作,井编订了供实际应用的《乐舞全谱》,改编创作了《豆叶黄》、 《金字经》等歌舞作品。他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最初发表于《律历融通》。 48. 、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我国学堂里“乐歌课”所教唱歌曲,其生产与当时社会、文化大有关系。学堂乐歌是近代民主主义文化的开端,它使集体歌唱这一新形式得到确立和传播;普及了简谱,介绍五线谱和西方音乐知识;其歌曲体裁对其后音乐创作影响报大,所以这一切都具有启蒙时期的开创意义,它直接影响了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 49. 沈心工:我国最早编写乐歌教材的作者之一。并于曾志忞创办“音乐讲习会”,曾编辑出版《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心上唱歌集》等。 他的乐歌创作通俗流畅,注意儿童歌唱特点,《体操一兵操》、《铁匠》、《竹马》、等很受欢迎,广泛流传。他在进行大量的选曲填词过程中,也尝试了为数不多的歌曲创作,其中以《黄河》、一曲影响较大。 50. 李叔同:曾留学日本主修绘画、兼习音乐。曾与曾孝谷创办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并演茶花女等角。他一个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他为当时美术、音乐、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歌曲创作多见于《李叔同歌曲集》,其中以《祖国歌》、《送别》等影响较大。他的大部分歌曲都是反映了青少年学校生活,有些实际是他个人的触景牛情的抒发,他的歌曲大多选自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填写歌词,曲调优美、流畅,文辞生动秀丽,又富有意境和韵味。 51. 曾志忞:1903年八东京音乐学校学习,曾参加由沈心工发起的“音乐讲习会”,1904年他将该组织建为“亚稚音乐会”。他的音乐活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致力于开展普及音乐的社会音乐活动;2.致力于学章乐歌的编写,有《练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