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一中高三第二轮复习:第一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一先秦文明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前2070年,禹) 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1)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政治关系的纽带,家国合体。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早期的政治制度有延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思维拓展 在西周,除了以上制度外,还有其他著名的制度吗?这一制度与分封制之间关系如何? 井田制。 关系:分封制是商周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核心考向一:西周的政治制度课堂巩固 参考答案: (1)商朝还没有形成嫡长子继承制,争夺王位的斗争激烈;政局动荡。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等级有序的统治秩序,有利于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扩大西周的统治区域,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民族的融合等。 (3)当时周王室实力强大;分封制有利于周天子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有利于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礼乐制度强化了文化的认同。西周的“文治”“德化”之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 从分裂走向统一 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民族的斗争与融合 探究二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原因 从分裂走向统一 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民族的斗争与融合 课堂总结: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 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唯一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 [分期]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 起源奠基时期:先秦时期 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时期 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魏晋-隋唐 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 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明清时期 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专题考纲·重点解读】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先秦文明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概念与 相互关系,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1)明确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认识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及特征,认识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掌握儒家思想形成发展 想一想: 中国历史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原始人群时期 氏族公社时期。 (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 奴隶社会: 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 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 封建社会: 战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秦汉—封建社会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五代、辽宋夏金元—再分裂与进一步融合 明清—封建社会的衰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阶段 发展阶段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封建社会) 秦 清 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 ———从“诸侯之长”到“诸侯之君” 夏商西周时期 想 一 想 : 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这是禹太自私了呢,还是社会的进步?原因何在? 是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个人自私与否的问题。 原因:生产力水平进步导致贫富分化出现,世袭制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发展的产物 启继禹位,标志着中国“家天下”的首创,也是中国历代盛衰兴亡的一系列链条之第一环。它不仅具有立国创制的作用,即首建王朝、首行世袭,同时也开了历代篡夺政权的先例。 分封制 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调节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宗法制 定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一种继承和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