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白山天池火山气象站期喷发类型研究
第 35卷 第 3期 地 震 地 质 Vol.35,No.3
2013年 9月 SEISMOLOGYANDGEOLOGY Sept.,2013
-
doi:10.3969/j.issn.0253 4967.2013.03.008
长白山天池火山气象站期喷发类型研究
1) 1) 2) 1) 1)
潘 波 樊祺诚 仲广培 许建东 万 园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2)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吉林安图 133613
摘 要 全面系统地了解一座活火山的喷发特征与历史,对于预测其未来喷发形式及灾害性具有
重要意义。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或全新世以来存在 3期大规模的喷发活动,天文峰期喷发与千
年大喷发皆为典型的大规模的布里尼式爆炸喷发,而气象站期喷发方式却在爆炸式或溢流式的喷发
类型上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气象站期喷发物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以气象站为寄生火口,向北流动长
约54km,形貌上似一条熔岩流,但文中研究认为是小规模的脉冲式爆炸喷发而形成的岩层形态。主
要依据为:1)岩石成分为高黏度的酸性岩浆;2)野外露头与剖面的薄层状堆积特征;3)晶屑的棱角
状破碎形态;4)岩石的颗粒支撑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气象站期的堆积物是爆炸喷发产生的碎屑物
沿山坡以火山灰流的形式快速流动,在高温与高流速的剪切力作用下,火山灰流形成 1套薄层状的熔
结凝灰岩。因此,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或全新世以来 3期喷发活动均为爆炸式喷发,而非以前认
为的爆炸—溢流—爆炸式喷发。
关键词 火山喷发类型 气象站期喷发 爆炸式喷发 溢流式喷发 熔结凝灰岩
- - -
中图分类号:P3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
0 引言
位于吉林省东部中朝边境线上的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大型的复合式火山,同时也是一座
最具潜在喷发危险的活火山(刘若新等,1992,1996,2000;刘嘉麒,1995,1999;金伯禄等,
1994)。特别是在2002—2006年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火山扰动事件之后,更引起了包括中国在
内的整个东北亚地区的高度关注,各国政府和学者也开展了大量相应的研究工作(高玲等,
2006;季灵运等,2009;Xuetal.,2012)。
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喷发活动始于早更新世,先后经历了钾质粗面玄武岩的造盾阶段,粗面-
碱流质熔岩的造锥阶段和晚更新世以来的爆炸式喷发 3个阶段(刘若新等,1998;樊祺诚等,
2007;Weietal.,2007)。晚更新世或全新世以来,根据喷发物堆积层序与特征,一些研究者认
为长白山天池火山存在 3期大规模的喷发活动,分别是以黄色空降浮岩堆积物为特征的天文峰
期,以气象站寄生火口喷发堆积为特征的气象站期和以灰白色空降浮岩和碎屑流为特征的千年
大喷发期(刘祥等,2004;刘强等,2008)。气象站期喷发是介于 2期大规模的爆炸式喷发活动
之间的一期小规模的喷发事件,但在前人有关此期喷发类型的研究中,不同学者持有了不同的
1998;李霓等,1999;刘永顺等,2007)。
观点(刘若新等,
- - - -
〔收稿日期〕稿回。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1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
3期 潘 波等:长白山天池火山气象站期喷发类型研究 543
本文从岩石化学成分、野外露头与剖面特征、火山结构和颗粒形态等方面研究了气象站期
喷发的类型。
1 气象站期喷发物分布与前人研究情况
长白山天池火山气象站期喷发活动是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