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12月27日
????分析:
案例研究:
扩张路径:强效应Vs大效应
“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这是青啤前掌门人彭作义1996年走马上任的时候,对行业的真实描述。内有燕京啤酒等企业在崛起,外有巴斯啤酒等多家国际巨头涌入中国,还有800多家良莠不齐的啤酒厂盘踞地方市场——况且,国家的调配制度取消,青啤正面市场颓败,销售额大幅下降。
→将军和阔佬的扩张决断
怎么办?
彭作义预判啤酒行业会由鱼龙混杂阶段进入整合期,而青啤的百年品牌和先进工艺正是收购扩张的利器。青啤决定将注意力从海外高档市场转移到内地低档市场,借助地方企业扩大产能和销量。青啤的收购步伐迅速蔓延到山东全省乃至全国。
穿上了旋转的红舞鞋,就再也将舞步停不下来。从1996年到2001年这五年,青啤收购了包括多家外资企业在内的40多家酒厂,合并子公司多达73家,年产量由1996年的37万吨猛增到250万吨。势大力沉、狂飙突进的扩张风格给了这位青啤掌门人“彭大将军”的绰号,但是青啤在纵横捭阖的路上开始失控。
这五年青啤以产能扩张为先,并未顾及区域市场占有率。战线过多却又缺乏足够的根据地,市场持续失血,设备改造开始跟不上,管理、人才调配也跟不上,甚至连司机都被派到外地当经理。青啤的效益连年下滑,虽然扩张后总销售额增加到青岛大本营的300%,但是,净利润却不增反降,40多家收购来的酒厂净利润加起来还挣不过青岛大本营的老厂。
在扩张的同时,彭作义没有忘掉“鄙视”一下对手:“(华润雪花)除了资本外,品牌、技术一无所长。”
彭作义的“鄙视”不无依据。1993年年底,华润正式接盘了原沈阳啤酒厂,成立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拉开了华润进军啤酒业务的序幕。至于能发展多久,连华润管理层自己心中都没底,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
但是彭作义低估了华润的实力与胃口。华润雪花背后有两个有钱的股东撑腰:华润集团与英国啤酒巨头SABMiller。面对急需资金的中国啤酒业,华润雪花掌门人黄铁鹰感到分外得意:“自己就像阔佬进菜市场一样,想买啥就买啥。”同样的行业背景,更强的资本实力,雪花的收购扩张更显大手笔,让行业的整合更加波澜壮阔。
1996年,黄铁鹰在完成了对沈阳雪花的收购之后,接盘渤海啤酒,进军大连。两年后,华润大连啤酒公司的当地市场占有率从15%升到了70%。华润由此决定大举投资啤酒产业,要做行业的领头羊,其方法就是经典的“蘑菇战术”:以工厂为基地,强势覆盖周边区域,建立局部垄断市场。
在2001年之前,雪花已经收购了四川、吉林、天津等地的多家企业,并迅速扩建这些企业的产能,占据当地市场。
→龟兔赛跑的角色互换
2001年彭作义的意外去世,再加上之前黄铁鹰的离职,让青啤与雪花的第一轮竞争在唏嘘中结束。此时的青啤正处于猛烈扩张后的消化不良状态,需要由内到外的整合调整,继任者金志国接下了彭作义留下的“甲亢”摊子:吃下得多,却总也不见有多壮实。
雪花则在资本优势的推动下,如狼似虎,继续四处抢占规模制高点。就在金志国上任的那一年,华润雪花又强势拿下了四川最大啤酒企业蓝剑啤酒。
“外强中干”的青啤似乎已经处于下风,旗下48家啤酒企业嗷嗷待哺。
与白酒行业不同,啤酒行业整体对消费者议价能力薄弱,对规模效应的依赖更强。扩张并购是初期快速集中行业资源、占领市场份额的快捷方式,但是规模不再是企业赢得未来的决定性要素之后,企业胜出靠什么?
金志国第一份工作是青啤的刷瓶工,这样的经历让他比前任务实了很多。青啤放慢了扩张速度,增持优质子公司的股权,撤掉扭亏无望的亏损企业;整合旗下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把战略重点从“做大”转移到“做强”……一系列动作昭示着青啤进入了“内涵式增长”时期。从2001年至2007年,6年整合下来,青啤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净利润率远超华润雪花。“结构竞争优势”的建立让青啤获得了整合后的“强效应”,至今在业内还是睥睨群雄。
华润雪花则在新掌门王群的带领下继续高举高打。2001至2008年,雪花实行“沿江沿海”战略,布局长江流域与沿海省份,持续建立区域强势、局部垄断地位——“主市场、根据地”。2006年,华润雪花的产销量超过了青啤,从此稳坐行业产销量的第一把交椅。规模化成果的“大效应”开始显现。
市场份额的增长是以利润的减少为代价,马不停蹄地扩张之后,华润雪花也遇到了规模效应提升的瓶颈,其盈利能力与净利润急需整合提升。而盈利能力优势凸显的青啤也开始再度寻求规模的扩张。
2008年前后,二者在戏剧性的攻防转换中开始了第三轮的比拼。
内部整合完成后,2008年至2010年,青啤悄然展开了新一轮的扩张:扩建青啤二厂、三厂,参股烟台啤酒、收购趵突泉啤酒,进而收购太原嘉禾、杭州西湖等外地啤酒企业等。既夯实巩固了根据地山东,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仪器分析—分光光度计》学科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年产770吨精细化学品改扩建项目(达得利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 JCT 899-2016 混凝土路缘石.docx VIP
- JB T 3695-2008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标准.pdf VIP
- 桥梁桩基施工专项方案(新编制) .pdf VIP
- 马拉松赛事赛事组织管理与赛事赛事经济效益评价报告.docx
- (GBT7588 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pdf VIP
- 电子焊接培训课件.ppt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PPT(优质ppt).pptx VIP
- 管幕顶进施工方法及装置.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