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队作业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煤队作业标准

班前会(通用标准) 一、基本要求 1、各岗位司机都应认真开班前会,认真听从工作安排、生产组织,对相关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2、各班(组)长及每个上岗职工,都应按时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各班(组)长要认真负责组织好班前会。 二、班前会点名 1、所有岗位职工,都应认真执行岗前的点名考核制度,不得迟到、早退和缺席。 2、因有事无法参加班前会者必须提前办理相关请假手续。无故缺席班前会者,不得上岗。 三、班前会内容 1、认真传达上级的相关指示、指令和规定要求。 2、对上一班交接的安全生产作业情况和作业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并安排好本班的安全生产计划与要求,以及本班必须的注意事项。 3、及时掌握本班上岗职工的精神状况。情绪不稳定或思想不集中的、精神不足或身体欠佳的、酒后上班的不准上岗作业。 班前准备(通用标准) 一、更衣: 1、班前要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现场作业人员及岗位工作人员,不得穿拖鞋或高跟鞋上岗。 3、从事化验和进行煤样采集的人员,必须佩带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 二、携带: 1、所有机电检修工,都必须按规定随身携带好所配发的检修工具。 2、所有从事生产建设的上岗职工都必须持证上岗。 3、主厂房内职工严禁携带烟火、火柴等易燃易爆品上岗。 创伤急救(通用标准) 一、止血 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止血带结扎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严谨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代替止血带),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 二、骨折 1、肢体骨折: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部位移动。如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严谨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2、腰椎骨折: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四肢一同进行固定。 3、颈椎损伤:用沙土带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保证颈部固定不动(严谨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 三、颅脑外伤: 将伤员至于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如耳鼻有液体流出时,切勿堵塞,避免引起颅内感染。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或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造成窒息。 四、不明损伤 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并迅速向调度汇报。 五、搬运伤员 1、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 2、伤口出血的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骨折伤员:先固定,再移到担架上, 4、昏迷伤员:要把肩部稍垫高,取头后仰偏向一侧的体位再搬运。 5、胸外伤员:呼吸困难时要取半坐位。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头部、肩背部及腰部、臂部、下肢的下方,严禁扭动伤者腰部;必须动作一致将伤员托起,平放在担架上或硬木板上。 6、颈椎骨折伤员:由一人专门固定头部、肩背部及腰部、臂部、下肢的下方;其他人分别托住肩、背、腰、臂部及两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两件衣服(或其他替代物)卷成枕状物。塞在伤员头颈部两侧。 注:担架运送时,伤员头部在后,便于后面护送人员观察,行走时要保持平稳。 触电急救(通用标准) 一、脱离电源 1、迅速切断电源(严禁触及带电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身躯)。 2、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低压触电也可使用干燥的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距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线的断点周围10m内不能盲目进入。必须在断电后或确认无电时才能去施救)。 二、心肺复苏 1、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立即将触电者仰面平放在地上(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2、口对口呼吸:将一只手置于伤者颈部将其颈部托住,另一只手掌置于伤者额部加压使其头后仰,使气道畅通,同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翼,深吸一口气,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吹1-1.5s),如触电者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博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3、胸前拳击:右手握拳,拳心向上,从距胸壁上方20-30cm高处,用中等力量快速猛击胸骨中、下1/3交界处1-2次,立即触诊颈动脉。如无颈动脉搏动,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 4、胸外按压:伤员仰卧硬板,如无此条件也可使伤员直接仰卧于地上,抢救者立或跪于伤者一侧,将一手掌置于伤员胸骨下1/3处,使掌宽于胸骨长轴平行,另一手掌又叠加其上,双臂伸直,上身前倾,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骨。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不宜过猛,每次按压以使胸骨下陷3-5cm为宜,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复原位。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手指稍抬不接触胸壁。 5、胸外按压操作频率:按压时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要同时进行,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两次吹气应在5-6s内完成)。 三、通知专业医务人员 在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迅速采用各种方式通知专业医务人员到场。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不得随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