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 内环境及稳态、水、无机盐平衡调节
[理论指导] 实验十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步骤 操作内容 试管1 试管1′ 试管2 试管2′ 试管3 试管3′ 1 加可溶性 淀粉溶剂 2 mL / 2 mL / 2 mL / 2 加等量新鲜淀粉酶溶液 / 1 mL / 1 mL / 1 mL 3 控制不 同温度 60 ℃热水 5 min 沸水 5 min 冰块 5 min 4 淀粉溶液 与淀粉酶 溶液混合 1′号注入1号 60 ℃ 5 min 2′号注入2号 沸水5 min 3′号注入3号 冰块5 min 5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6 观察实 验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7 得出结论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1.实验时间的控制:在不同的温度变量下的实验过程中,控制的时间应该为5 min,为保证新鲜淀粉酶对淀粉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时间。 2.本实验应控制单一变量温度,其他条件(如pH、酶浓度、底物浓度)应控制相同。 3.本实验不能选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而该实验需严格控制不同的温度。 [针对训练] 1.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3 mL糨糊,再各加入2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振荡后,将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置于0 ℃、25 ℃、100 ℃下约5 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 mL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 ②温度设置不合理 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①和②正确 D.①②③都正确 解析: 该实验应该先将反应底物(糨糊)和酶溶液的温度各自控制好,然后再将它们混合,所以实验步骤不正确;温度梯度太大而且不均匀(甲组与乙组温差是25 ℃,而乙组与丙组的温差是75 ℃);3支试管中都有还原糖产生,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检验,可以用碘液进行检验,淀粉最先消失的一组酶活性最高。 答案: D 2.(2011·湖北天门中学月考)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因变量和自变量 解析: 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所以酶活性是因变量,温度是自变量,pH等其他因素属于无关变量。 答案: C 3.在一个“淀粉—琼脂”培养基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 理,将此实验装置放在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 h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培养基圆点 实验处理方法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①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 蓝黑色 ② 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 蓝黑色 ③ 接种面包霉 棕黄色 培养基圆点 实验处理方法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④ 只有新鲜的唾液 ? ⑤ 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 请指出④和⑤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③接种面包霉后的分泌物分别是 ( ) 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 B.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 C.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 D.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 解析: 在①和②中,唾液中的淀粉酶与盐酸混合后和经过煮沸后都失活,所以用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是蓝黑色。在③中接种面包霉后,面包霉能分泌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所以用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是棕黄 色。④中只有新鲜的唾液,能将淀粉水解,与③现象一样。⑤中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淀粉没有变化,情况与①和②一样。 答案: C 4.如右图所示为某有机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 ℃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图判断,在0~80 ℃环境中,酶活性变化曲线(pH适宜)正确的是( ) 答案: B 1.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解析: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合成,激素在细胞中合成;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中;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分解,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或是组织液中;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作用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中;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该过程发生在血浆中。因此①③⑥不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答案: D 2.(2011·成都七中期中)下图为一健康人的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中的水可直接来自于②和④ B.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