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散文文体的变化第一章.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散文文体的变化第一章

第一章??中国散文文体流变;第一章??中国散文文体流变;一、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形成;(二)作为文体的“文章”概念的出现;2、“文”和“学”、“文章”与“文学”的概念区分 “文”或“文章”指有文采的作品,“学”或“文学”指学术。 魏晋时期,文学进入了所谓“自觉的时代”。中国古代散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陆机《文赋》 萧统《文选》 刘勰《文心雕龙》 (1)对文体的区分很细,仅作为篇名标示的文体就有33类。 (2)把文体分为“文”和“笔”两类,“文”指韵文,“笔”指非韵文。;(三)散体文的变体——骈体文 魏晋六朝时期,文章趋于骈偶,骈体文蓬勃而兴。 隋唐五代,文章又由骈趋散。文风复古,渐成趋势。 宋初骈文盛行,文风浮华颓靡。 晚明小品(明中叶的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1、骈体文的特征: (1)对偶 (2)句式以四、六字为多 (3)辞藻华丽,讲究用典 (4)注意声韵、平仄 经典范文:王勃《滕王阁序》;2、散体文和骈体文的关系: 清代罗惇曧《文学源流》阐述的很明确:“周秦逮于汉初,骈散不分之代也。西汉衍乎东汉,骈散角出之代也。魏晋历六朝而迄唐,骈文极盛之代也。古文挺起于中唐,策论靡然于赵宋,散文兴而骈文蹶之代也。宋四六,骈文之余波也。元明二代,骈散并衰,而散力终胜于骈。明末逮乎国朝,骈散并兴,而骈势差强于散。”;二、“散文”概念的出现;?有人认为,南宋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一书中的《文章有体》条,已提出“散文”这个名词: 1、“山谷(黄庭坚)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局促。”; 2、书中又引周益公语:“四六句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和散文同”;3、洪迈《容斋随笔》也有“散文”词条出现,也只在“骈”“散”对立的意义上的有限使用。 4、宋以后,“散文”概念较多出现于著作,但概念内涵不一致。; 5、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把散文看作是一种非常庞杂的文章样式,包括13类: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志、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多为应用、学术等非文学性的文种。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中国向来没有散文这一个名字” ;结论: 事实上,整个古代都没有产生文学性“散文”这一概念,古代散文没有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没有鉴赏与应用的区分。中唐古文运动实际上是散文(散体文)运动,只是当时没有“散文”一词。虽然在南宋出现了作为文体名称的“散文”,但并未成为元明清时期通用的术语。元明清三代称散体文时,通常用“文章”一词。;第二节 中国现代散文;(三)《美文》 周作人对散文内涵解释较为具体,在《晨报副刊》“美文”提出:“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的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 首次提出“美文”的概念。;(四)纯散文 1923年王统照《纯散文》提出“纯散文” 概念。 1924年《散文的分类》,五类: 历史类散文、描写类散文、演说类散文、 说明类散文、时代类散文。;(五)随笔 1924年,鲁迅翻译日本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介绍Essay这种文体。 (六)絮语散文 1926年,胡梦华《絮语散文》,把蒙田的散文称为“絮语散文”;絮语散文的特点;(七)小品散文 1、1923年3月,胡适在《申报》发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文章,提出“小品散文”的概念。 2、1928年,朱自清在《文学周报》第345期发表“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一文,对20年代小品散文进行综论。;3、1929年,梁遇春注释本《小品文选·序》把蒙田创作的散文称为小品。30年代以后,小品文流行起来。 4、1932年,李素伯《小品文研究》提出小品文的特点:作者个性、人格的表现,不受内容、形式的限制。;5、1934年,林语堂创办《人间世》、《论语》专登小品文,大力提出闲时小品。 6、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引发对小品文的讨论 二、散文文体内涵、外延的探讨 1、1935年,《文学百题》朱自清刊文“什么是散文”,主要观点:散文和诗、小说、戏剧并列,游记、自传、笔记均属散文。; 2、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占了两集,散文一集,周作人编选;散文二集,郁达夫编选,文体非常广。 ■现代散文特点:充分表现作者个性,内容范围极广,人性、社会性和大自然的调和,有幽默味、较活泼。 3、1940年,林慧文《现代散文的道路》,对现代散文的发展在理论上的总结。把散文分为四类:小品、杂感、随笔、通讯。;文学散文、白话散文、美文、纯散文、随笔、絮语散文、小品散文强调的均是散文的文学性和美学效果,其概念内涵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