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朗自然保护区地栖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生境类型的关系-生态学报
第 37 卷第 12期 生 态 学 报 Vol.37,No.12
2017年6月 ACTAECOLOGICASINICA Jun.,2017
DOI:10.5846/stxb201606071094
李成,李娟,梁春平,赵联军,王大军,江建平.王朗自然保护区地栖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生境类型的关系.生态学报,2017,37(12):4247⁃4257.
LiC,LiJ,LiangCP,ZhaoLJ,WangDJ,JiangJP.Therelationshipbetweencommunitystructureofground⁃dwellingvertebratesandhabitattypesinthe
WanglangNaturalReserve.ActaEcologicaSinica,2017,37(12):4247⁃4257.
王朗自然保护区地栖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生境类型的
关系 n
c
1 2 3 3 2,∗ 1
李 成 ,李 娟 ,梁春平 ,赵联军 ,王大军 ,江建平 .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610041 a
2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3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武 622550 c
i
摘要:2006年8—11月,采用围栏陷阱法对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地栖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合森林砍伐、旅游
g
和植被恢复方式等干扰因子所推动的动物栖息生境变化,探讨了动物群落结构和生境类型的关系。 监测历时75d,8个样地共
捕获3纲6 目17科21种778 只地栖脊椎动物,物种组成包括3种两栖类、1种鸟类和 17种哺乳类。 每百陷阱日的捕获率为
o
32.4%;以普通鼩鼱、高山姬鼠、纹背鼩鼱、高原林蛙等4种为优势种,占全部捕获数的76.9%;其余 17种的个体数均较少,物种
l
多度和其分布区域呈显著线性相关(P<0.001)。 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以干扰相对弱的原生针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o
指数为最高,而优势度指数最低;其次为旅游干扰的原生林灌丛和自然更新的次生林灌丛;人工种植的次生针叶林多样性指数
和均匀度指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 以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进行系统聚类,8个样地的动物群落聚为3类:即干扰相对弱
c
的原生针叶林动物群落、严重干扰的人工针叶林动物群落、部分干扰的原生林灌丛和次生林灌丛动物群落。
关键词:地栖脊椎动物;围栏陷阱法;王朗自然保护区 e
.
Therelationshipbetweencommunitystructureofground⁃dwellingvertebrates
w
andhabitattypesintheWanglangNaturalReserv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