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VIP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201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9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身上有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C、韩非子”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2、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 ) A、主张政治改良 B、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 C、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 D、主张复古倒退 3、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楚威王厚礼廷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 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崇尚自然,清静无为 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4、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仁者爱人、兼爱 B、克己复礼、兼爱 C、仁者爱人、非攻 D、克己复礼、非攻 6、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 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A.交通落后不便交流 B.语言不同 C.诸侯割据 D.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 9、董仲舒说:“孔子明得失,差贵贱,反(返)王道之本。故曰:《春秋》之法,以人随(顺从)君,,以人随君,以君随天。”董仲舒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是A. 维护孔子在儒学中的地位 B. 为“天合一”寻找历史依据C. 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 D.宣扬顺“天”的唯物思想 汉宣帝诏:“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影响汉朝形成该刑法原则的主要因素是 14、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 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 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 B、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C、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D、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1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6、《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7、“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 )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3. 19、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