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节-职业有害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干热作业 冶炼车间 锻造车间 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湿热作业 印染车间 剿丝车间 特点:高气温,高气湿,热辐射强度不大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夏季露天作业 特点:高温与热辐射联合作用环境(受太阳直接辐射以及来自地面和物体二次热辐射)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二)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生理功能的适应性调节 热适应 中暑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1.机体生理功能的适应性调节 体温调节-热平衡公式:S=M-E±R±C1±C2 S:机体热蓄积变化;M:代谢产热;E:蒸发散热; R:辐射获热或散热;C1:对流获热或散热;C2:传导获热或散热 水盐代谢-出汗失水(出汗量)、失盐(尿盐含量) 循环系统-心输出量↑;收缩压↑ ,舒张压稳定,脉压差↑ 消化系统-血供↓ ,消化液分泌↓ ,消化酶活性↓ ,蠕动↓ 神经系统-运动中枢抑制,肢体准确性、协调性差,反应速度慢 泌尿系统-尿量减少,尿液浓缩,肾负荷加重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高温作业时机体体温调节机制 高气温 低温 物体 汗液蒸发 热对流 热对流 高温物体 热源 二次 热源 体表 深部组织 中心血液温度 代谢产热 皮肤血管扩张 皮肤温度升高 皮肤血流量增加 汗液分泌增加 热传导 低温物体 体温调节中枢 热传导 热辐射 热辐射 气湿 风速 气温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2.热适应(heat acclimatization) 人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体温调节能力增强;皮肤温度和机体中心温度先后降低;心血管紧张性下降;肾重吸收钠功能增强。 热适应超过限度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中暑,停止接触高温一周左右可脱适应。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三)中暑 人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按发病机制分: 热射病(heat stroke)-最严重,死亡率高 热痉挛(heat cramp)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中暑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中暑类型 常见高温类型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 干热、湿热 散热受阻,体内热蓄积,体温调节机制紊乱 突然发病,体温40℃以上,出汗→无汗,伴意识障碍 热痉挛 干热 水、电解质失衡,神经肌肉自发性冲动导致肌痉挛 间歇性肌痉挛,腓肠肌为甚,对称性;体温正常,意识清楚 热衰竭 夏季露天作业 机体对过度脱水及电解质丢失的一种反应。其发病也与心血管功能失代偿,导致脑部暂时血供减少等有关。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体温不高或稍高,休息后清醒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热射病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热衰竭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热痉挛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中暑的诊断 根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 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高。 轻度中暑:中暑先兆症状加重,伴面色潮红、大量流汗、脉速等,体温升高至38.5℃。 重症中暑:出现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之一,或混合型。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中暑的治疗 1.中暑先兆与轻度中暑 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 含盐饮料和对症处理,必要时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片等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2.重症中暑 救治原则:迅速降低过高的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积极防治休克和脑水肿 现场急救:移至阴凉通风处,降温,监测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氯丙嗪25mg~5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静滴,1~2h内滴完; 病情危重者,氯丙嗪25mg和异丙嗪25mg溶于100~200ml生理盐水,静滴,10~20min内滴完,如2h体温无下降,重复一次;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维生素B、C和钙、钾等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四)防暑降温措施 1.技术措施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防暑降温的根本措施(一级预防) (2)隔热: 热绝缘和热屏挡 (3)通风降温: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现代化炼钢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2.保健措施 ( 1 )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