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VIP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秋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级政权。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答案A 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答案A 3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从中我们需要汲取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 A.全面的方法 B.发展的方法 C.比较的方法 D.史料解读法 解析题干材料对皇帝制度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采用了全面的方法。 答案A 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置了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这是广州建置的开始。当时的任嚣(  ) A.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 B.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 C.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封地 D.享有世袭的权利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 答案B 5贵族能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政治力量。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社会结构上决定了贵族阶级的消亡,故A项为最佳选项。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这样就催生了察举制和科举制,排除B、C两项。行省制与贵族阶级的消亡无关联,排除D项。 答案A 6汉武帝发布诏令:“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该做法(  ) A.得到了各位诸侯的衷心拥护 B.有效地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答案D 7《宋史》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唐朝与其职权类似的机构是(  ) A.礼部 B.吏部 C.户部 D.工部 答案C 8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答案A 9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答案C 10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跨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  ) 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B.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肥瘠搭配,便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答案B 11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 A.皇权被削弱 B.相权得到加强 C.中书省独揽大权 D.中书省职能专一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书省“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可判断相权得到加强,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皇权是否被削弱,C、D两项都是对材料的误解。 答案B 12明太祖曾赋诗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下列相关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中国古代的皇帝都和明太祖一样辛劳 B.废除丞相是明太祖过分辛苦的直接原因 C.明太祖的叙述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明太祖的诗体现出古代“百僚”的重要作用 答案B 13《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