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注塑产品表面缺陷指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塑性注塑产品表面缺陷指南

第一章 内容(Content) 凹痕(Sink Marks) 斑痕(Streaks) 2.1烧焦痕(Charred Streaks) 2.2湿气痕(Moisture Streaks) 2.3气痕(Air Streaks) 2.4色差痕(Colored Streaks) 2.5玻璃纤维痕(Glass Fibre Streaks) 第一章 内容(Content) 气泡(Blistering) 3.1 困气(Air Entrapments) 3.2 空穴(Voids) 3.3 气体困著(Gaseous Entrapments) 熔合线(Weld Line) 光泽/光泽差别(Gloss/Gloss Differences) 喷射纹(Jetting) 唱片坑纹效应(Record Grooves Effect) 第一章 内容(Content) 近浇口的消光斑点(Dull Spot Near the Gate) 欠注(Incompletely Filled Parts) 燃烧效应(Diesel Effect /Burner) 超注(毛刺,披锋)(Oversprayed Parts-Flashes) 应力反白/应力龟裂(Stress-Whitening/Stress Cracks) 显现的顶针痕(Visible Ejector Marks) 第一章 内容(Content) 脱模变形(Deformation During Demoulding) 顶出坑纹(脱模坑纹)(Ejection Grooves) 表层脱皮(Flaking of the Surface Layer) 冷胶(Cold Slugs) 拉丝(Filamentation) 黑点(Dark Spots) 积垢(Plate-out) 第一章 内容(Content) 电镀注塑件的缺陷(Defects on Electroplated Plastic Parts) 21.1胶泡和气泡 21.2黏着力的问题 破裂/破损的片状摺铰(Broken/Ragged Film Hinge) 扭曲(Warpage) 1 凹痕(Sink Marks) 凹痕多出现在物料聚集的部位,是由于注塑件因失压而未能由热引起的塑料收缩。 1 凹痕(Sink Marks) 自然成因 在塑胶的冷却过程中,塑料会因热效应而导致收缩。如果这些收缩没有得到及时补偿,在塑件的某些位置上会出现凹痕。由于冷却不足,注塑件的表面在仍未稳定的情况下被冷却时所产生的应力向内拉。 产生原因 凝固速度太慢 有效的保压时间太短 由于在摸腔内流动的熔了受到极大阻力,或者注塑件部分位置和浇口系统太狭窄的关系,令没有足够的保压压力传递到模腔的某个位置。 2 斑痕(Streaks) 2.1 烧焦痕(Charred Streaks) 2.1 烧焦痕(Charred Streaks) 自然成因 溶胶因热效应破坏而产生烧焦痕。热效应破坏可把塑胶分子链变短(形成银色痕)或改变宏观的分子结构(形成棕色痕) 2.2 湿气痕(Moisture Streaks) 2.2 湿气痕(Moisture Streaks) 自然成因 胶粒在生产或者注塑过程中吸入了空气中的水分,当胶粒熔解时,这些水分便变为水蒸气泡。由于熔胶的流动波峰表面与中心部分速度有差异,令这些气泡被推到熔胶表层,受压的气泡因补偿压力而爆破,随之被溶胶的流动波峰压至变形,并在模壁上固化。 2.3 气痕(Air Streaks) 2.3 气痕(Air Streaks) 自然成因 熔料在填充模腔时,因气体未能及时被排走,反而沿着流动方向被拖压在注塑件的表面上。特别在字唛,加强肋骨,圆半球体和凹陷部位,气体会被翻越过前面的熔料困住,形成气痕。 如在释压时,气体被倒索入螺杆前端,注塑件的气痕便会在浇口附近出现。气体是在射胶时被带进模腔内,并被推向及凝固在模壁。 空气亦回在塑化过程中同时被抽入塑料内,如果这时推动压力不足或者塑化量过大,而使空气不能朝料斗方向逃出,气痕便会形成,而且会在整件注塑件上出现。 2.4 色差痕(Coloured Streaks) 2.4 色差痕(Coloured Streaks) 2.4 色差痕(Coloured Streaks) 自然成因 着色过程中,由于色母结成块状而令混合不均匀,便会形成色差痕。塑料,注塑参数合剂及其他添加剂均会影响色母与塑料之混合情况,造成不良的颜色分布。如在工地现场进行混色,色差痕往往因染色料不能完全与胶粒熔合而产生。与热塑性塑料相似,色母和染色粉均对过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