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春晖计划中国留德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专家团.docVIP

教育部春晖计划中国留德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专家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部春晖计划中国留德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专家团.doc

教育部“春晖计划”中国留德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专家团 姓名 尹健 职称 研究员 最高学历 博士 学业简历 2001 年 7 月获得南京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5 年 7 月获得中国药科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师从知名药物化学家张奕华教授;2009 年 2 月获得德国波茨坦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师从波茨坦大学化学系主任,世界知名化学家 Torsten Linker 教授。 工作单位及职务 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 柏林自由大学 联系方式 jian.yin@mpikg.mpg.de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医药 工作经历 2009 年 4 月至 2011 年 3 月,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和柏林自由大学从事糖化学和糖生物学的研究,师从世界最为著名的糖化学和糖生物学家 Peter H. Seeberger 教授,致力于发展全自动合成寡糖技术(本人作为世界上掌握该技术唯一的中国人)以及相关糖类药物、疫苗和医学诊断的研究。自 2011 年 4 月起作为高级科学家以及欧盟重大项目负责人,在同研究组继续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 主要科研成就 从 2007 年到目前,在糖化学和糖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研究成果,SCI 杂志发表和约稿的第一作者文章共 10 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 40;因为研究成果优异,于2008 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2009、2010 年先后当选为中国留德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学会副主席、主席;2010 年 10 月作为中国留德学者的优秀代表受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接见并合影;2010 年其学习和科研事迹被国家教育部主办的 ?神州学人? 杂志第 2 期刊登;同年 12 月被甄选作为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家,参加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和中央组织部的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家座谈会(李源潮部长和汪洋书记出席)。从 2003 年到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相继完成中国药科大学和江苏亚邦集团联合新药研发课题一项,德国波茨坦大学研究生院多院系交叉课题一项,德国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一项。目前作为欧盟重大项目的负责人之一进行着“粘多糖家族分子库的全自动固相合成及相关粘多糖芯片的制备和应用”的研究,同时作为美国 NIH 欧美国际合作课题欧洲方面主要参与者进行着探索糖类物质在生命体中的重大作用和潜在应用的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一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目前,正在主导应用新一代寡糖合成仪全自动地合成一定序列的粘多糖家族分子,进行粘多糖家族分子化合物库的组建,第一篇包括新一代寡糖合成仪的设计、组装,新型固定相和连接臂的设计合成,以及相关粘多糖序列分子的全自动合成的文章正在准备之中,计划在 Nature 或同级别杂志上发表。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会议以及国内各大知名研究所和高校做特邀报告数次,其包括中科院、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等等。 讲座题目及摘要 寡糖的自动合成技术在糖类药物和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姓名 陆蒙吉 职称 教授 最高学历 博士 学业简历 生物学学士 1980.10-1983.02 德国Bremen大学生物学系 生物学硕士 1983.05-1987.02 德国Freiburg大学生物学系 生物学博士 1987.02-1990.02 德国Max-Planck生物学研究所 工作单位及职务 德国埃森大学医院病毒所 联系方式 mengji_lu@yahoo.de 主要研究方向 动物医学 工作经历 1990.021992.03 德国Max-Planck生物学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 1992.061996.05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员 1996.05 - 2002.11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0.10 至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客座教授 2002.01 至今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 研究员 2002.11 至今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3.10 至今 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原生物系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6.03 至今 兼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客座教授 2010.05 至今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 教授 主要科研成就 近期文章: 2010 . Wu, J., Meng, Z., Jiang, Min., Zhang, E., Trippler, M., Broering, R., Bucchi, A., Krux, F., Dittmer, U., Yang, D., Roggendorf, M., Gerken, G., Lu, M., and Schlaak, J. F. (2010) TLR-induc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in non-parenchym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