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及乡村社会--_--以桂林地区为例.pdf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及乡村社会--_--以桂林地区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 ——以桂林地区为例 研究生姓名:尹进 导师姓名:谭肇毅 教授 学科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研究方向:社会研究 年级:2005 级 摘 要 本论文以桂林地区为例,来说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引起乡村社会的重大变 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 并深远地影响以后乡村几十年的面貌。本论文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宏观与微观相 结合,从社会史与经济史角度加以分析。 桂林地区自然地理面貌是山地与平原并存,是典型喀斯特地貌,虽然土改前 乡村经济有一定发展,但还是典型的封建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租 佃关系、雇佣关系、高利贷与捐税,残酷的封建剥削使乡村经济十分凋敝,农民 极度的贫困化,从而确定土地改革的必然性与现实性。社会状况包括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社会秩序,文化教育,传统社会结构中乡村绅士是农民与政权的纽带, 是乡村中政治权力的代表,社会组织中民团组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仅是 军事组织,更是政治的组织。解放前,桂林地区土匪横行,秩序混乱,1946~1947 年大灾荒更加剧了农村社会的动荡。农民文化水平低下,教育落后,愚昧封建, 乡村中存在相当多的旧习陋俗,使社会风气保守愚昧落后,土地改革是乡村社会 的客观需要。 1950 年初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包括剿匪反霸、减租退租运动、 组织农协、成立各级土改委员会和培训骨干、土改试点等工作。剿匪斗争肃清了 土匪,稳定社会秩序,为土改创造安定社会环境。反霸斗争沉重打击了地主的政 治威风,有力配合剿匪斗争,初步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减租退租运动开展, 使农民有组织对地主进行经济上政治上打击,农民获得了大量的斗争果实,解决 了春荒困难,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建立组织农民协会,使农民 协会成为土改运动的直接领导机构,有力推动农村社会运动和打击地主在政治经 济上的势力。整顿农会和建立民兵,安定了社会秩序,同时颁布一系列政策法令、 成立土改委员会、组织干部成立土改工作队、进行土改试点等,这些为土地改革 的开展创造了一系列有利的条件。 从1950 年底到1951 年上半年,在桂林的8 个县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土 地改革一般分为六个阶段,一是开展动员群众,进行诉苦教育,提高农民的政治 觉悟,大力宣传土改政策,使农民掌握土改基本政策,二是向不法地主进行斗争, 召开说理斗争大会,彻底打垮地主阶级政治上的威风,保证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是结合划分阶级的政策来划分阶级,特别是对地主的划分是重中之重,四是没 收和分配土地,没收地主土地财产,满足贫雇农的土地要求,五是为解决土改遗 留问题,从1951 年底到1952 年进行了土改复查,六是颁发土地证,确立农民土 地所有权,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土地改革取得伟大胜利,土改后的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在经济 上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获得土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普遍进行开荒、施 肥、兴修塘坝,使得粮食生产比往年增加一成,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农民购买 I 力也逐步提高,农民生活也明显改善。土改不仅仅使经济恢复发展,也使乡村社 会出现新整合,确立了农会的权威,树立了贫雇农的政治优势。农民协会不仅是 乡村中的土地改革的直接领导机构,也是乡村的基层政权,发挥基层民主政权的 作用,同时积极发展民兵组织,保卫土改胜利果实,防止地主的反攻破坏,对地 主进行监督和管制,有力的支持土改运动和乡村的政治稳定。建党建团,大力发 展党员团员,从而使国家权力深入到了乡村基层,巩固了新生的政权。积极开展 妇女解放,土地改革中妇女解放是二十世纪最彻底的农村妇女解放运动,结合宣 传贯彻婚姻法,不仅推动了土地改革运动,也使妇女在经济、政治、社会、家庭 婚姻上逐渐取得了平等的权利。乡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初步改变了乡村教育落 后的面貌,旧习陋俗的改革,使农民树立了新的价值观、新的生活方式,树立了 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并影响了乡村社会以后的几十年。 虽然土地改革取得了伟大胜利,但在土改中也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一些地方 发动群众不够充分,对地主打击不够;一些地方农民生产生活困难仍然困难,一 些地方浪费胜利果实、滥伐

文档评论(0)

xjphm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