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有限元建模分析中几个共性问题的探讨
三峡大学 关于有限元建模分析中几个共性问题的探讨 邓 华 锋 1 关于模型范围选取 陡坡、斜坡,一般取研究坡高的1倍左右; 缓坡,当坡高小于400m,取河谷底部以下所研究坡高的1/2坡高深度;当坡高大于400m,取河谷底部以下200m左右。 当所研究的范围达到河谷底下,按规范要求计算范围应包括到对岸,以研究河谷底部的应力和变形; 关于模型的宽度,左右至少取所研究范围的0.5~1倍。 2 关于模型的边界约束 侧面法向约束; 底面法向或者全约束。 3 关于模型网格 计算范围内的部分网格尽量精细,角度要控制; 模型中的尖角位置要处理; 断层、结构面处网格要尽量细化; 锚杆、锚索穿过位置要尽量细化,才能发挥其作用; 4 关于锚杆、锚索、支护单元的设置 尺寸、强度严格按设计给定值; 锚索预应力的施加要根据设计荷载和截面积计算准确的初始应变; 有的工程需要列出各工况的应力值; 锚杆、锚索穿过位置要尽量细化,才能发挥其作用; 混凝土衬砌单元可以通过单元生死来模拟; 关于加固措施的施加时间必须按设计要求。 梁单元:模拟喷层; 弹簧元:模拟喷层与岩石的作用(饱满回填); 杆单元:模拟锚杆(设置成为rebar); 5 关于地震作用的计算 没有专门的关于计算边坡地震规范,一般参照DL5073-200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土石坝抗震计算方法---拟静力法; 水平方向的地震折减, 其中,ah为设计地震加速度,x为折减系数,取值为0.25, ai为质点的动态分布系数,取值为1.75,计7/16; 没有考虑沿高程的放大系数; 设计烈度为8度以上时,应同时计入 竖直方向地震作用,取水平方向设计 加速度的2/3。 6 关于材料参数的取值 参数并不是越大越好; 相邻层参数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变形不协调; 计算中摩擦角、粘聚力不可乱取; 模型建好之后,最好先用一种参数试算,少走弯路! 7 关于计算精度问题 确定的计算参数以及计算精度不可随便调; M-C是理想塑性模型,没有强化,容易发生塑性流动,所以属于材料软化方面的求解,建议使用位移收敛准则; 如果计算不收敛,最好先看看塑性区。 8 关于计算结果的分析 计算结果要合情合理; 结果分析要尽量完整,变形比较大的地方、应力集中的地方或者与以往规律不一致的地方要重点分析; 计算结果的对错要有“感觉”; 对计算范围内的东西,要根据计算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结果写出“合适”的结论; 9 关于坐标系的说明(ADINA ) p1、p2、p3 当然是表示主应力; 1、2、3、11、22、33 等,表示从AUI 中转到用户自定义坐标系中的应力,如果你没有定义额外的坐标系,就没有什么用处; x、y、z、xx、yy、zz 是全局坐标系中的应力; I、j、k 指的是单元材料坐标系,这个一般用的不多,大多数情况下值与全局坐标系值一致,给出结果基于的坐标系统不同: XYZ 为整体坐标系,很常用; 10 关于模型的简化 二维模型要尽量精确模拟; 三维模型可以适当简化; 细心+信心+耐心!!! * 三峡大学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