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制制度的终结.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简况】 一、章 标 题: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二、授课对象:2009级大二学生 三、学时安排:6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 四、教学目的: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分析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与结局,充分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2、了解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正确认识其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3、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认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正确认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五、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重点) 2、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局限性。(重点) 3、正确认识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重点) 4、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难点) 5、如何认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难点) 六、课后作业: 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4、结合辛亥革命前的社会实际,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过程】 一、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后,根据教材的章节,分三节进行,教学内容:第一节,从分析“告别革命论”的思潮入手,引导学生讨论、评价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并结合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来说明革命的发生决不是单凭少数几个人可以制造出来的,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第二节,着重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第三节,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使学生懂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二、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1)列强对清政府政治控制的加强 (2)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进一步扩张 (3)列强加紧进行军事的争夺。(例子:1904—1905年日俄战争) 2、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日益高涨 (1)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2)农民的抗捐、抗税、抗租的斗争 (3)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的运动。 (4)收回利权运动 收回利权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帝国主义在华掠夺路矿的侵略阴谋,维护了中国的国家权益;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新的企业,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启发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觉悟,加深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仇恨,扩大了工商业者、部分官绅同拍卖路矿利权的清政府之间的矛盾,成了辛亥革命的催化剂。 (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破产 1、清末“新政” (1)清政府的“反省” 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系的权益并满足资产阶级上层的某些需要,对付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清政府自1901年起开始推行新政。 (2)新政的酝酿 1901年4月,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筹办新政。 (3)新政的主要措施 从1901年起,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上谕,陆续推行新政。主要措施有: 调整官制,整顿吏治;编练新军,创办巡警;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学校。1905年9月,清政府宣告废除科举制度,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试会试及各省岁考一律停止。 (4)清末新政的影响 清末新政虽然是清政府迫于形势而进行的改革,但毕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1903年商部设立后,清政府向公司借贷官款参与公股,实行商办公助,又鼓励商人参加博览会,引进先进技术倡设实验工厂,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扶植了民族工商业。商会团体的组织和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新政也促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巨大变革,近代化的新学制有利于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化。科举制度的废除进一步动摇了传统的封建社会的基础,而新的教育行政系统的确立又消除了兴办近代学堂的最大阻力。这些措施为民族资本主义造成新的发展条件,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清朝统治者推行新政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清政府的新政措施并没有向资产阶级开放政权,远远不能满足资产阶级的愿望。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大大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税捐负担,百姓怨声载道,不断进行反抗。袁世凯北洋势力的兴起又激化了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各派之间的争斗。因此,新政的推行,未能收到清政府预期的效果,反而在无形中成了革命的催化剂,加速清政府的灭亡。 2、预备立宪 (1)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5年12月,清廷派遣的五大臣分两路出发,一路是镇国公载泽、山东布政使尚其亨,顺天府尹李盛铎,主要访问日本、英国、比利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