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硅酸盐的分布变化特征*
潘胜军1,2 沈志良1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 )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由于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活动影响加重,长江口海区富营养化程度和范围逐年加重和扩大,已经成为我国有害赤潮高发区之一,有记录的赤潮事件约1/4发生在这个海区(周名江等,2003),从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赤潮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密切相关(Hodgkiss et al,1997)。
巨大的长江径流不断地向河口及邻近水域输送营养盐,成为有机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江入海径流中营养盐含量以硅酸盐为最多,为硅藻的繁殖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关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变化,已有不少报道。王方正等(1983)指出在长江口海域中,硅酸盐(SiO3-Si)具有良好的保守性;沈志良(1991)报道长江每年向长江口海区输送222.10万t硅酸盐;王保栋等(2002)根据长江口及其临近海域硅酸盐和硝酸盐的分布特征,提出了长江冲淡水双向扩展的观点。然而,上述调查大多只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且仅限于分析长江口门外及其附近营养盐的分布变化,口门内的报道很少,而口门内的研究能更清楚地说明营养盐的来源及其在河口的转移过程;相对于氮和磷,有关SiO3-Si的调查研究较少。作者对SiO3-Si在长江口内及其邻近海域四个季节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为更好地了解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提供参考。
一、 调查和分析方法
研究资料来源于2004年2、5、8、11月的4次调查,分别代表冬、春、夏、秋4个季节。在长江口海域设7个断面共40个站位(图1),其中口门内包括35-39号5个站位。利用颠倒采水器根据各站水深采集表、底层以及5、10、20、30水层水样。水样经Whatman GF/F滤膜过滤后加0.3%的氯仿固定,储存于聚乙烯瓶中,立即于低温冰箱内保存。硅酸盐(SiO3-Si)采用硅钼蓝法、硝酸盐(NO3-N)用镉铜还原法、亚硝酸盐(NO2-N)用重氮偶氮法、氨氮(NH4-N)用靛酚蓝法、活性磷酸(PO4-P)用磷钼蓝法测定,各项营养盐利用荷兰制造的SKALAR San微连续流动分析仪进行比色分析。NO3-N、NO2-N、NH4-N之和为总溶解无机氮(DIN)(图1)。
二、结果与讨论
1.平面分布
5月表层SiO3-Si在口门内的平均浓度为75.5μmol/L,最大值为92.2μmol/L(图3)。口门外SiO3-Si浓度随着盐度的增加(图2)向东和东北方向逐渐减小。表层盐度最大值小于31,表明5月调查水域都在长江冲淡水的影响范围之内。一般认为盐度为31的等盐线为长江冲淡水外缘边界,而盐度为34的等盐线为高盐水入侵的主体边界(谷国传等,1994)。底层SiO3-Si浓度以口门内最高,向东和东北方向逐渐减小,平均浓度低于表层。
图1 调查站位
8月表层SiO3-Si在口门内的平均浓度为146.8μmol/L,SiO3-Si浓度自口门外向东北方向以舌状逐渐减小(图3),这是受夏季长江冲淡水主体左转北上的影响(王保栋等,2002)。等盐线与SiO3-Si浓度等值线分布相似但趋势相反,20μmol/L的等值线与31的等盐线基本吻合,接近123°00′E(图2),且等盐线向北和东南方向延伸,表明夏季冲淡水扩展范围较春季大。底层SiO3-Si分布河口及其附近高,口内最高,向外海逐渐减小。
11月表层SiO3-Si在口门内的平均浓度为142.5μmol/L,最高浓度为(38号站)162.6μmol/L,也为调查区域的最高值(图3)。SiO3-Si在河口及其附近浓度高,向东和东北方向逐渐减小。口门外,SiO3-Si浓度等值线分布与等盐线(图2)线形相似,如40μmol/L的等值线与盐度为31的等盐线基本吻合;底层SiO3-Si在河口内的平均浓度为139.8μmol/L,低于表层,最高值出现在39号站,浓度为149.0μmol/L。底层SiO3-Si分布与表层相似。
2月表层SiO3-Si在口门内的平均浓度为116.5μmol/L,最高值在37号站,浓度为128.8μmol/L,也是调查区的最高值(图3)。河口及其附近浓度高,向东逐渐减小。与等盐线相似,口门外SiO3-Si浓度等值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这是因为长江冬季径流减小,冲淡水的流向自河口贴岸向南偏转。底层SiO3-Si在口门内的平均浓度为125.6μmol/L,与表层接近。口门外,底层SiO3-Si分布与表层一致。冬季水体垂直对流,表、底层SiO3-Si浓度相差不大。
2. 垂直和断面分布
吴玉霖等(2004年)发现春、秋季浮游植物密集区在长江口南部海域,都是以23号站为密集中心。李铮等(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