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中学组《古代陵墓雕塑一》.doc

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中学组《古代陵墓雕塑一》.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年省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获奖作品 中学组《古代陵墓雕塑一》

作者姓名:王 琦(女) 作者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 教学用具:自制教学多媒体课件、绘制的兵马俑头像速写等 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 第十一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教学思路:根据本章节内容和教学的需要,本课是该章节的第一课时,按照备课、授课的侧重点及教学主题,我给这一课时的课题命名为《魂兮归来·秦风厚土的生命──古代陵墓雕塑(一)》。给鉴赏的每一部分作揭示主旨的课题命名,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运用的有效方法。在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都会融入自己对所要讲授内容的理解,并在我的理解之上反复推敲,给每一章节中的不同课时进行选择教学主题、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比如:古代人物画鉴赏标以《风韵绰约烁古今》主题、中国古代画像石、画像砖鉴赏的主题为《怀千年之兴衰·品千年之风霜》等,这样,学生一进教室,看到我已书写于黑板的课题,首先会好奇、猜测,接着就是思考,由课题切入思考,再与书本内容相联系进而去感悟理解,这样一来,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学生就已经进入了我的教学意境,让学生在品鉴之间,心神相印。既为学生创设了较好的教学软环境,同时也渐渐形成我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 兵马俑作为妇孺皆知的古代大型陵墓雕塑的典范,是受社会环境、社会性质、审美风尚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不能孤立地从古代陵墓雕塑自身寻找艺术观点。对兵马俑艺术的学习与继承决不仅仅是艺术样式的借鉴,仅从艺术范畴去认识它,那是狭隘的,不完整的。但又不能完全从相当专业的考古角度带领学生去鉴赏,恐怕造成枯燥死板的课堂尴尬,另外更要避免图片罗列式的浏览教学。所以根据高中学生年龄段的特点,鉴赏不能停留于肤浅的表面艺术形式,它需要文化作为支撑点,将要点通过知识网辐射开来,进而从考古、文史、艺术、情感、精神以及中外墓葬文化的比较等方面,以独特的角度,多视角地进行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感悟古代匠师通过兵马俑的塑造传递给我们的非文字的历史信息,给雕塑作品注入生命的活力与文史内涵的精髓。并适当地以新奇的考古角度来切入和阐释知识点。由于西安兵马俑与学生的生活有历史与地域的时空距离,在接近课堂尾声时,我插入了更多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兵马俑,并有江苏发现发掘的兵马俑,激起学生的地方本土感。让学生以文史、艺术为支点,带着思想与情感掌握我国古代大型陵墓雕塑的鉴赏方法。真正学会用心去开启时空之旅,聆听秦音的诉说,尽情地领略我国古代文明的风采。 一、.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艺术成就和特有的艺术语言、文化内涵。 二、.内容结构 原始社会红山文化女神像──四川广汉古蜀人青铜人像、人头像──秦始皇陵兵马俑所显示的中国古代大型雕塑传统。 比较同属于古代文明古国的中国与埃及古代文明、古代墓葬文化的差别。 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从考古角度对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的文化价值进行延伸。 三、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雕塑群与个体雕塑的不同艺术特点;理解不同的雕塑语言。 古代随葬的俑需要我们潜神思索,或许才能架起维系这千百年的文化纽带。以考古的思维理解兵马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及其兵马俑为我们提供的非文字历史信息。 秦俑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陵墓雕塑艺术的生命活力依然跃动于民族的血脉之中。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精神,艺术审美观,从历史的源头上奔涌而下,生生不息。 四、板书设计: 魂兮归来·秦风厚土的生命 ──古代陵墓雕塑(一) (一)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三大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 (二)中国与埃及古代文明与古代墓葬文化的差别。 (三)沉睡的军团——兵马俑 1、秦佣的主要艺术特点 2、秦俑的细节——匠心独运 3、留取秦朝本色——彩绘俑 (四)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俑 (五)诗人们缪斯弦上感秦之兴衰 (六)结束语 兵马俑仿佛是我们华夏儿女,儿时的老照片,一切真实而遥远。 五、教学过程: (一)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大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 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大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除了原始社会红山文化女神像和我们熟知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外,便是四川广汉古蜀人青铜人像、人头像。 提问:你可曾了解古蜀国三星堆文化及其主要艺术特点?谈谈你的感受。 古蜀国三星堆文化 由考古推断:用我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后翌射日”、“夸父追日”和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来解释古蜀国三星堆文化中独有的雕塑作品艺术样式。 ·青铜立人像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是已知同时代最大的青铜人像,人像面型瘦削,无表情,表现出一种严冷的感情。身着纹饰精美的多层衣服,赤足,戴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