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大纲
中国文学
第一章 先秦文学
第2章 两汉文学
第3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4章 隋唐五代文学
第5章 宋代文学
第6章 元代文学
第7章 明代文学
第8章 清代文学
第9章 近代文学
第一章 先秦文学
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
殷商甲骨卜辞、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周易》古经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先秦诗歌:《诗经》与《楚辞》
先秦文学的演进轨迹
群歌互答 书写个人情怀
巫ji创作 史官创作 士人创作
誓命训诂 对话语录 据题抒论
朴野无华 语言自觉
1.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
1.1特征:口头文学,集体创作。前者诗、乐、舞三位一体;后者是我国浪漫文学的开端。
1.2原始神话基本内容
解释性神话:羲和生日、常羲生月、女娲造人、盘古开天以及名族起源、工具发明等;
人与自然神话: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社会生活神话:黄帝战蚩尤、共工颛顼之争、刑天及《山海经》中的海外方国等;
1.3 神话基本典籍及整理成果
1.3.1中国古籍中少专门神话著作,资料零星保存在各种典籍中。
最多:《山海经》
其次:《楚辞·天问》《淮南子》等
零星:《左传》《国语》《墨子》《庄子》等
较多:汉代纬书中经过汉儒自觉处理的神话
1.3.2 20世纪,对零散的神话资料做了系统的收集、整理。
袁珂:《古神话选释1979》《中国神话资料萃编1985》《中国神话通论1993》
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通论1992》
2. 殷商甲骨卜辞、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周易》古经
2.1 特征:早期书面散文萌芽,蕴含一定文学因素
3.历史散文
3.1 《尚书》《春秋》
《尚书》: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逸周书》类似;在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意义;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鲁隐公元年--鲁哀公十四年(242年),“编年体史书之祖”;其文字简括、平实、含蓄、严谨,寓褒贬于记事之中,比《尚书》明白易晓,文字表达力增强,“春秋笔法”。体例和笔法皆对后世产生经典式影响。
3.1.1特征: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3.2 《左传》《国语》
《左传》:我国第一部纪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鲁隐公元年—鲁哀公二十七年(255年);“传”即为“经”作注,《春秋左氏传》(西汉后)与《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并称“春秋三传”;先秦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各国史料汇成,周穆王—鲁悼公(前1000-前440);通过人物言论反映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故有《春秋外传》之称。
3.2.1特征: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新阶段
3.3 《战国策》
《战国策》国别体,记述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分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一国;记事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际;西汉成帝时刘向定名《战国策》,作者为战国及秦汉之际纵横家所为;然每言过其实,亦无明确纪年,作为史书,实非上乘,作文学作品读之,可为先秦散文的一个高峰。
3.3.1 特征: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4.诸子散文
4.1春秋战国之交:《论语》《墨子》《老子》
《论语》:语录体,记述孔子及弟子言行,文学成就体现在高超的语言应用上;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思想和活动,
作者:孔子(前511-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教、儒家学派创始人;学说核心是“仁”和“礼”,政治上强调“正名”,行为上强调“克己复礼”,人伦道德上强调“爱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史记·孔子世家》)
政治活动,曾周游列国,试图实现政治抱负;
教育事业,广收门徒,培养下一代;
政治古籍,传播传统文化
《墨子》:阐述了墨家思想,记述墨子及其弟子言行,其中有些篇章是讲逻辑学和自然科学;散文尚实尙质,朴野无华;逻辑严密,明辨是非;归纳推理,类喻丛出;10项主要内容:兼爱、非攻、尚贤、向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其核心是兼爱,神髓是平等,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
《老子》:基本上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以玄深的哲理和精妙如诗般的语言结合,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4.2 战国中期:《孟子》《庄子》
《孟子》:体现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过渡,突出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孟子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学说的发展,在哲学上倡导“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王道”“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进步观点;(孔孟)
《庄子》:唐玄宗时封为“南华真人”;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之中;对对话体有突破,向专题论文过渡,善用寓言和白描手法;哲学上强调事物的相对性,主张“齐物”,政治上反对圣人政治,主张“?击政治,纵放盗贼”,历史观上向往“同与禽兽居”的洪荒时代,以其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