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概念学理剖析发稿gai.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概念学理剖析发稿gai

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相关概念的学理剖析 霍翠芳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临汾 041004;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9) 摘 要:辍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尤其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辍学不仅仅是一个行为结果,更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诸多概念,如辍学率、厌学、旷课、逃学,以及辍学生与肄业生、毕业生、转学生和退学生等的区分和甄别。综合按照“学籍界定”、“学时界定”和“课程界定”三个标准,得出辍学的完整定义。辍学率是用来指称学生辍学的比率的,不能仅仅用“年辍学率”来说明学生辍学的情况,而应用多维指标来衡量。辍学行为的发生具有潜在性,控辍的关键不在于控制辍学率,而在于拯救辍学边缘学生,将辍学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应该成为未来研究和解决辍学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关键词:辍学 辍学率 潜在辍学 目前关于辍学现象的研究已有不少,大多以实证性的归因分析为主,文章中较少对辍学概念作以界定,多以学生中途退学离校作为统计的依据,国家政策文件中用辍学率来概述某一地区学校学生的辍学情况。笔者认为有失笼统,故在此就辍学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将其中关系做一梳理,以便给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辍学及辍学率的学理分析 (一)辍学的学理界定标准及定义 “辍”,本义为“中途停止,废止。”“辍学”,故名思意即中途停止上学。 沙汀 《还乡记》九:“他刚在小学毕业,就辍学了。” 叶文玲 《心香》:“从亚女出事后,他就辍学回家了。”辍学率指辍学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率。国家为了控制学生辍学规定了辍学率,也叫控辍率。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采取措施切实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提出:“2005年的主要目标是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教育部《基础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指导意见》(2002年)继续提出了初中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防止学生辍学,将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是评价各级政府的教育工作、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工作的极为重要的指标。 年辍学率能否真实地反映学生在一个完整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情况呢?以初中为例,年辍学率只能体现一学年内的学生辍学情况,没有完全揭示出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整个初中三年的辍学情况,不具有连续性。,农村初中学生辍学主要集中在初三年级。由于使用“年辍学率”的统计和评价方法,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数也要计算在内,每年都有新初一年级的学生补充到学生总数中来,所以往往冲淡和掩盖了初三年级学生辍学率高的问题。⑾有些单位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辍学率指标,想方设法通过制造人不在校而学籍在的假象等事实蒙混过关,以至于笔者在去一线学校调查辍学情况时得到的回答和结果是“两免一补”之后不再有学生辍学。 因此,仅仅用一个数字不足以反映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阶段的受教育情况,需要多维的指标来测量,比如有学者提出用“届辍学率”来替换或补充“年辍学率”,但届辍学率不能完全反应学校的总辍学率。在“学校辍学率”的计算基础上还有一个“年级辍学率”的计算即: 年级辍学率=上学年内某年级辍学学生数/上学年初某年级在校学生数×100% 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和学生情况的复杂化,安徽曾于2008年《关于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计算公式的通知 辍学率= 上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100%=(休学+退学+死亡+其他减少学生数)-(复学+其他增加学生)/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100% 二、潜在的辍学行为:厌学、旷课、逃学 辍学行为的发生大多不是学生一朝一夕的冲动举动引起的,而是经过了一个复杂的动机和行为转变过程。厌学、旷课、逃学就是辍学的潜在行为表现。 辍学学生最初的行为表现是厌学。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厌学的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 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厌烦,逃课,叫翘课,通指无缘无故没有任何缘由而不去学校上课学生未经请假而缺课。⑿在校规中,旷课行为一般都属于严重违纪当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再也学不进去的时候,当他觉得上学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的时候,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⒀(P239)在义务教育阶段事实上存在“失学儿童”,所谓失学,不仅包括辍学,还包括按照相应教育法律应当进入学校而没有机会进入学校的现象。失学包括了辍学,但不等同于辍学。⒁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辍学生和失学生划等号。还有几类学生如转学生和休学生以及退学的学生。转学生即指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在水平相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学校转入另一个学校的学生。⒂(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