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点及水文生态响应-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PDF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点及水文生态响应-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点及水文生态响应-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第10卷 第4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l.10 No.4 2012年12月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December,2012 文章编号:1672-3031(2012)04-0260-07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点及水文生态响应 朱延龙 ,韩 昆 ,王 芳1 2 3 (1.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 西宁 81000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综合事业部,北京 100038; 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摘要:青海湖地处中国青藏高原东北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对该区域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区域近50年来气温以0.25~0.30℃/10a的幅度持续上升;降水呈增加趋势,且随海拔升高 而增加,高海拔区降水增幅10mm/10a,低海拔区为3.5mm/10a,但在湖滨区因为湖泊的作用,降水增加幅度为 10.6~14.4mm/10a;蒸发量的变化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之前潜在蒸发量呈减少趋势,陆面蒸发量基本不变,之 后两类蒸发基本呈增加趋势,潜在蒸发量在低海拔区以17mm/10a的幅度升高,陆面蒸发量以13mm/10a的幅度升 高。同时,在气候水文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青海湖近一半入湖小河干涸,主要入湖大河总径流量略有减少,但 其春季产卵期径流明显减少;湖泊水文收支情况的变化,使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的演变规律更加复杂。 关键词:青海湖;气候;水文;生态 中图分类号:P333 文献标识码:A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于1992年加入世界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成为我国 首批列入国际湿地名录的七大湿地之一。但是,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暖、不合理的水资源 利用、过度捕捞以及过度放牧使青海湖曾经一度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不仅入湖水量减少,湖水位 下降,湖面缩小;而且湖内裸鲤数量减少,湖滨草场退化以及土地沙化,危及湿地鸟类的生存。近 几年来,湖水位上升,湖面扩张,使原本脱离主湖的海燕湾又与主湖相通,这一现象是全球变暖的 总体趋势,还是有其更多的随机水文因素。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情势下,青海湖的水文和生 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区域概况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36°21′—37°15′N,99°36′—100°47′E),属高原半干旱高寒 气候,流域面积29610km ,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湖泊及其湖滨平原面积为6936km (图1)。湖泊水2 2 位3 193.59m时,水面面积4 300km ,pH值9.23,含盐量14.134g/L。以各出山口水文站为界,进入湖滨2 及湖泊的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4.57亿m ,其中布哈河的径流量占入湖地表径流量的52%,不重复的地3 3 3 下水资源量为7.8亿m ,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少量冰雪融水。湖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41.0亿m 。 青海湖流域是青海省主要牧区及畜产品改良基地,2008年底共有人口11.52万人,各类牲畜640.72万 头,工业产值804.08万元,耕地面积175km ,按照退耕还林(草)的规划,湖滨的耕地面积在2010年全2 部退耕还草。流域水资源开发,主要是用于草场灌溉与人畜饮水,年消耗水量只有0.67亿m 。2 1.2 研究思路 选择青海湖流域海拔3 100m的刚察气象站和海拔4000m的天峻气象站,以及流域外 海拔5 100m的托托河气象站,进行青海湖区域气候变化规律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入湖径流的 收稿日期:2012-06-24 基金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专项 作者简介:朱延龙(1962-),男,湖北人,从事水文水资源勘测评价工作。E-mail:zhuyl208@126.com 通讯作者:王芳(1966-),女,内蒙古人,从事生态水文研究。E-mail:wangf@ — 260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