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检测附答案
专题检测九 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 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
杂诗二首(其二)
曹 丕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注:①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②飘风:暴起的风。③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东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
1.诗人开篇两句中塑造“浮云”这一意象的目的是什么?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送客还幽州
李 益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
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九日送别
王之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1.两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分别通过什么意象表现出来?
2.两首诗中有“送独归”“且送归”的相似用语,但二者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心境是有差别的,请简要说明。
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2题。
燕子矶①
施闰章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
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①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南海旅次
曹 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颈联作一赏析。
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请简要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送友人归
郑思肖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试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尾联作简要分析。
七、(2012·山西山大附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闽中秋思
杜荀鹤①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为例,试作简析。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满江红
柳 永暮雨初收,长川①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②?平生况有云泉约③。归去来,一曲仲宣④吟,从军乐。
注:①长川:即下阕中的桐江。②成底事:一事无成。③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④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这首词的上阕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阕加以分析。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子 规
吴 融①举国②繁华委③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②国:指故国。③委:舍弃,丢弃。
1.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1.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2.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泊歙浦
方 岳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