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课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研学稿
编写:丁洲 审核:丁洲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号
研学目标
1.【课程标准】
2.识记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的主要观点。
3.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影响等方面掌握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重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及评价
二、自主研学(填写时间轴、表格和知识体系)
1.在相应的朝代下写上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大事(梳理已学知识)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 西汉 南北朝 隋唐 宋明
BC770年 BC476年 BC475年BC221 BC206
史
实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点 本 体 论 体验方法 哲学思想 相同点 代 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内 容 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实 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 影 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 3.结合必修一二三相关知识,填写宋代阶段史实
政治 中央:
地方: 经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与城市: 思想 文化 科技:
绘画: 文学: 三、互动研学:重难点突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动研学一】阅读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二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性、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2分)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4分)
(4)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4分)
【互动研学二】理学的影响: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2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材料3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材料4?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5 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怎样评价理学?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
2.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3.右图为儒家经典《朱子语类》书影,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书中强调“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 D.要“存天理,灭人欲”
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5.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