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全球气候变迁观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PDF

第一章全球气候变迁观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全球气候变迁观测-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PDF

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1   第一章 全球氣候變遷觀測 周佳、劉紹臣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摘要 本章主要是整理分析過去觀測資料中全球氣候變遷的相關研究,其中包括了 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的部分重點、最新的研究報告和臺灣學者的研究,並且簡 單地描述了 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的原則和著重的地方。在平均氣候狀態的改變, 地表氣溫的上升是最明顯且一致的氣候變遷,在過去百年中 (1906~2005) 地表 o 溫度大約上升了 0.74 C 。其他相關的變化如海平面的上升和海冰的融化也都被觀 測到,其中海平面在 1961 年至2003 年間大約上升了77mm 。至於降水和極端事 件如颱風的改變,因為有著極高的不確定性,對於其變遷趨勢並無一致性的結論。 在後 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時期 (2007 年以後) ,對於全球水循環有了更多的研 究,一般而言,全球總降水量在增加,但增加的速率仍有爭議。強降水的強度和 頻率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而且趨於兩極化,即雨季越濕、乾季越乾,但這些變 化會隨著地區的改變而有所不同。至於颱風的變化,不確定性仍然非常高。IPCC 在第五次評估報告改為根據大氣輻射能量的改變來設定情境。另外,IPCC 在第 五次評估報告中增加了強化不確定性的評估,區域氣候變遷的研究和近期氣候推 估等重點。 1.1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氣候變遷觀測結果重點彙整 1.1.1 溫度 A. 地面溫度 近一世紀來,全球氣候有非常顯著的變化。2007 年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 員會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溫度最近一世紀 (1906~2005 年) 約   .59 .   第一章 全球氣候變遷觀測   o 增加 0.74 C (圖 1.1) ,主要的變化可分為3 大區段:(1) 1900~1940 年間溫度上升, (2) 1940~1977 年間溫度些微下降,(3) 1978~2005 年間溫度快速上升。1850~2006 年中最熱的前 12 名有 11 年發生於 1995 年至 2006 年,而最近的 50 年 (1956~2005) 的全球溫度增加速度幾乎是過去百年 (1906~2005) 增加速度的兩倍,有明顯與 時俱增的趨勢,此一現象與氣候模式模擬結果一致。圖 1.1 也顯示陸地增溫比海 洋增溫大,尤其是中、高緯度地帶特別明顯。這是因為海水的比熱較陸地大,增 溫較為緩慢的緣故。對於日夜的差別,晚上增溫的速度比白天來的快。至於一年 四季,溫度也都是增加的。最新的觀測資料 (1979~2004 年) 顯示,第三次報告 提及日夜溫差逐漸減少的趨勢已停止,是因為白天和晚上的溫度都同時在增加。 (a)  (b)    圖 1.1 : 全球平均溫度變化與趨勢圖。(a) 全球地面 (左) 和對流層 (右) 溫度在 1979~2005 年間的變化趨勢。(b) 全球平均地面溫度相較於 1961~1990 年之平均面溫度的變化。(摘自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圖 TS.6) .60 .      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1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